聊聊《王者荣耀》背后的那些策划大佬们
凌晨两点半,手机屏幕还亮着,排位赛刚输掉第五把。突然想到个事儿——天天骂的"王者策划",到底是谁啊?这问题像团乱毛线,越扯越有意思。
一、别找了,根本没有"总策划"这个人
很多人以为《王者荣耀》像小说似的有个"主笔",其实完全不是。腾讯天美工作室搞的是模块化流水线,就像造汽车的:
- 英雄组:负责新英雄设计和老英雄重做
- 数值组:那些让人头大的伤害计算公式就他们定的
- 活动组:天天让你分享链接的"罪魁祸首"
- 赛事组:KPL那些花里胡哨的规则制定者
我翻过至少二十份天美招聘启事,发现个规律——他们永远在招"系统策划"而不是"主策划",这说明什么?这游戏根本就是集体智慧结晶啊!
二、江湖传闻中的几个关键人物
虽然没官方认证的总策划,但有几位确实经常出现在开发者日志里:
李旻 | 天美L1工作室总经理 | 早期接受采访最多 |
张伟 | 技术总监 | 负责底层架构 |
黄蓝枭 | 运营负责人 | 皮肤定价策略 |
注意啊,这些title都是我根据公开资料拼凑的,腾讯内部可能完全不是这么叫。就像你永远不知道同事在钉钉里给自己写的什么花里胡哨的职位名。
2.1 最出名的"背锅侠"
有个叫吕布策划的梗特别有意思。2020年吕布强度超标那会儿,玩家发现游戏更新文档里有个署名"吕布策划"的,结果这哥们微博直接被冲烂了。后来才知道,天美惯例是谁负责的英雄就用英雄名当代号。
这事儿暴露个真相:每个英雄背后真有个活人策划,而且他们要为自己做的改动负责。想想也挺惨的,平衡性调整就像走钢丝,加强被骂"骗氪",削弱被骂"脑残"。
三、他们到底怎么工作的?
有前员工在知乎匿名爆料过(帖子现在删了),我概括下重点:
- 晨会要报昨日数据:英雄出场率、胜率、皮肤销量
- 周三固定"挨骂日":看玩家论坛差评
- 新英雄开发周期约3个月,要过5轮评审
- 最怕突发舆情,比如某个英雄突然在抖音爆火
有个细节特别真实——据说数值策划的电脑永远开着三个页面:Excel、玩家骂街帖、咖啡外卖。这工作强度,难怪英雄平衡经常出bug。
四、为什么你总觉得策划针对你?
心理学上这叫归因偏差。实际上根据2022年腾讯游戏白皮书的数据:
英雄调整依据 | 占比 |
全分段数据 | 43% |
高端局数据 | 29% |
职业赛事 | 18% |
玩家反馈 | 10% |
看见没?连骂街都只占决策因素的十分之一。那些"策划故意削我本命英雄"的阴谋论,真的可以歇歇了。人家忙得要死,哪有空专门盯着你的账号?
不过有个冷知识:确实存在ELO机制,但这个算法小组和英雄平衡组根本不在同一层楼办公。就像食堂大妈不会管你排位连跪,虽然你总觉得她给你打菜手抖是因为你上把挂机。
五、下次更新会改什么?
根据过往规律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:
- 新英雄上线后2周必削(卖完皮肤就动手)
- KPL总决赛前必有版本大改
- 春节/暑假必出典藏皮肤
- 每次说要"优化匹配机制"其实就改几个参数
这哪是游戏策划啊,简直是气象预报。写到这里突然理解为什么他们从不在官网露脸了——换我天天被几千万人骂,我也选择当个隐形人。
窗外天都快亮了,游戏又更新了1.3G。看着更新公告里那句"优化部分英雄体验",突然觉得这些藏在代码背后的策划,跟半夜写稿的我也没什么区别,都是打工人罢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