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季超市促销活动:让冷清时段变身赚钱黄金期
早上七点半,张阿姨拎着菜篮子走进社区超市,发现生鲜区挂着"早市特惠"的牌子。原本12.8元/斤的肋排降到9.9元,旁边还堆着限时抢购的鸡蛋。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去年淡季时,超市王老板愁眉苦脸地说:"天气越热,营业额越凉。"其实只要用对方法,淡季完全可以变成培养顾客忠诚度的好时机。
一、摸清淡季规律才能精准出招
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3年数据显示,超市行业淡季普遍存在以下特征:
淡季时段 | 典型问题 | 机会点 |
---|---|---|
春节后(2-3月) | 年货库存积压、客流量下降30% | 清库存、推春季新品 |
梅雨季(6月) | 生鲜损耗率上升至8% | 推耐储商品组合 |
三伏天(7-8月) | 日销售额下滑25% | 冷饮/速食组合促销 |
1.1 别跟天气对着干
去年夏天,老城区超市把凉席和电风扇堆在入口处,结果发现年轻人都在手机下单空调。今年他们改成"夏日厨房救星"专题:凉拌菜调料包+切配好的净菜+瓶装酸梅汤,组合销量比单卖提升4倍。
二、让促销方案自己会说话
- 时段魔法:早市特惠(6-8点)吸引老年客群,晚间折扣(19-21点)锁定下班族
- "买够3天菜"套餐:包含肉类、蔬菜、调味品组合,价格比单买便宜15%
- 设置"寻宝商品":每天随机3款商品5折,促进顾客逛店时长
2.1 会员专属小心机
我们在城西试点发现,将会员日设置在周二下午(传统冷清时段),配合"积分翻倍"活动,使该时段销售额提升40%。更妙的是设置"阶梯奖励"——消费满200送抽纸,满300送洗衣液,很多阿姨会为了凑单多买两包零食。
三、陈列是个技术活
货架摆放藏着大学问:
- 把应季商品摆在收银台1米线内(夏季放驱蚊贴,雨天放折叠伞)
- 关联陈列要"成双成对":比如泡面区旁边放火腿肠和卤蛋
- 滞销品处理三步走:换位置→改包装→组合卖
传统摆法 | 创新摆法 | 效果对比 |
---|---|---|
单独陈列临期食品 | 做成"盲盒福袋" | 周转速度提升3倍 |
按品类分区 | 打造"10分钟晚餐方案"专区 | 客单价提高22% |
四、让数字帮你做决策
安装智能系统后才发现,原来周四下午3-4点是补货空窗期,现在这个时段安排试吃活动,既缓解客流低谷又促进冲动消费。每周比对这些数据:
- 促销商品连带购买率
- 不同时段客流量热力图
- 会员消费周期规律
傍晚路过超市,看见王老板正在调整堆头位置。"这批绿豆汤改成买二送一,配上吸管直接能喝,年轻人下班路过正好带走。"他擦着汗笑道,身后货架上"夏日清凉补给站"的牌子在夕阳下反着光。货架前围着几个穿校服的学生,正比较哪种冰棍组合更划算。收银台滴滴作响的声音,比往常密集了许多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