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者荣耀唱片公司到底靠不靠谱?一个老玩家的深夜碎碎念
凌晨1点23分,手机屏幕的光照得我眼睛发酸。刚打完排位连跪三把,突然想起朋友前两天问我:"王者荣耀那个唱片公司到底行不行啊?" 这问题问得我愣了半天——你说天美搞游戏确实牛,但音乐产业?咱还是得掰开揉碎聊聊。
一、这公司到底什么来头?
先得说清楚,王者荣耀唱片公司(简称"王者唱片")不是独立公司,是天美在2020年搞的内部音乐厂牌。主要干三件事:
- 给游戏做原声带(比如那些让你热血沸腾的BGM)
- 给英雄出角色歌(伽罗「千窟为佑」听过吧)
- 偶尔搞点跨界合作(比如和交响乐团整活)
办公室就在深圳腾讯滨海大厦24层,有次去参加活动路过,玻璃门上贴着「声而不凡」的标语,里面摆着台价值百万的Neve调音台——硬件配置倒是挺唬人。
二、他们到底产出过哪些作品?
翻了下手机备忘录,这几年比较出圈的有这些:
作品 | 类型 | 播放量(万) |
《百战成诗》 | 英雄群像曲 | B站6800+ |
《弈星·方圆》 | 角色EP | QQ音乐3200+ |
《五虎上将》交响乐 | 跨界合作 | 网易云1900+ |
特别要提「遇见胡旋」那首,敦煌研究院的人亲自参与编曲,把电子音色和古筝揉得毫无违和感。去年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播的时候,我留学生朋友说老外都在问这是哪个乐团的作品。
2.1 制作团队什么水平?
挖了挖制作名单,核心成员主要是:
- 前索尼音乐的中国区制作人林迈可(给周杰伦做过编曲那位)
- 柏林电影节最佳配乐得主阿鲲(《舌尖上的中国》BGM作者)
- 一堆央音/上音的科班生(有次线下活动见过,人均能说五种乐器术语)
不过也闹过笑话——去年给云缨出歌时,非要加段四川方言rap,被玩家吐槽"像火锅里倒可乐",第二天就紧急出了纯音乐版。
三、和传统唱片公司比怎么样?
泡面快凉了,赶紧嗦两口接着说。拿我表姐在环球唱片工作的经验对比:
- 创作自由度: 王者唱片更放得开,毕竟不用考虑打榜,但必须贴合英雄设定
- 技术投入: 游戏公司财大气粗,动不动就搞杜比全景声录制
- 变现能力: 传统公司靠版权,他们主要靠卖1688点券的皮肤礼包
最魔幻的是去年周年庆,李元芳摇滚皮肤的BGM直接冲上咪咕音乐榜前五——虽然评论区全是"买皮肤送的吗"这种灵魂发问。
3.1 音乐人合作内幕
认识个给王者写歌的独立音乐人,喝多了跟我说过实话:"报价比市场价高20%,但改稿能改到你怀疑人生。" 有次交稿后被要求"把瑶的森林音效做出赛博朋克感",他直接买了三斤车厘子熬夜改谱子。
四、普通玩家能蹭到什么福利?
说点实在的,如果你只是普通玩家:
- 游戏内经常送音乐周边(比如孙策大乔的情歌彩蛋)
- 线下音乐会抽奖资格(去年广州场送过带签名的编钟模型)
- 偶尔能挖到宝藏BGM(我拿「霓裳风华」当手机铃声三年了)
不过要注意,那些标价288点券的英雄音效包纯属智商税,买过的兄弟都说不如去听免费网易云歌单。
五、行业内的真实评价
查资料时翻到《2022中国游戏音乐发展报告》,里面提到王者唱片有两个争议点:
- 过度依赖IP热度(离开游戏角色就没人听)
- 编曲套路化(三分之二作品都有"战歌起"式的副歌)
但不可否认他们带起了游戏音乐厂牌化的风潮——现在网易的"大话音乐"、米哈游的"HOYO-MiX"都在学这套玩法。
窗外天都快亮了,最后说个冷知识:王者原声带在Apple Music古典乐分类里,和贝多芬肖邦排在一起。这事我每次想起来都觉得魔幻,就像在火锅店看到有人用庄周皮肤打碟——离谱中带着点合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