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店活动互动策划:吸引目标客群
酒店活动互动策划:抓住目标客群的秘密武器
上个月路过老城区,发现开了五年的某家精品酒店居然挂出转让告示。和店员闲聊才知道,他们试过打折促销、发传单甚至直播带货,但顾客就像沙漏里的沙子,越抓越少。这让我想起行业报告里的数据——STR统计显示,2023年国内酒店平均入住率比疫情前仍低12%,但总有些酒店能把大堂变成网红打卡点,把客房预订排到三个月后。
一、先搞清楚:你的客人到底想要什么
记得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时,发现个有趣现象:高端酒店的下午茶套餐里藏着三种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。穿职业装的女士们举着香槟谈融资,年轻情侣拿着自拍杆找角度,还有带着孩子的妈妈们在角落翻绘本。这恰好对应着酒店三大核心客群:
- 商务客群:要效率+面子,凌晨两点需要打印合同
- 年轻情侣:追求仪式感,浴缸里撒玫瑰花瓣才算达标
- 亲子家庭:孩子玩得开心=全家满意度爆表
客群类型 | 核心需求 | 活动设计雷区 | 数据来源 |
商务人士 | 时间价值>金钱价值 | 需要提前三天预约的活动 | 麦肯锡《2023商旅行为报告》 |
年轻情侣 | 社交平台传播性 | 无专属拍照场景 | 抖音《年度旅行趋势白皮书》 |
亲子家庭 | 儿童安全保障 | 纯成人向娱乐项目 | 携程《家庭出游洞察报告》 |
二、让客人主动发朋友圈的3种魔法
杭州某设计师酒店最近搞了个“消失的油画”活动,每天随机在某个客房挂幅名画复制品,找到的客人能免当日房费。结果周日下午茶时段,大厅挤满拿着藏宝图的客人,服务员说连保洁阿姨都被追着问线索。
1. 商务客的早咖啡暗战
北京国贸某五星级酒店做过实验:在早餐时段设置“电梯演讲角”,提供三分钟免费投影仪使用权。没想到这个原本为缓解早高峰的小设计,竟让周三上午的会议室预订量涨了40%。很多客人端着咖啡杯候场,把商务社交变得像参加脱口秀开放麦。
2. 情侣的月光邮局
厦门鼓浪屿某民宿推出的慢递服务很有意思:住店时可写封信给未来的自己,酒店负责在指定日期寄出。有对异地恋客人,每年纪念日都特地回来住同一间房写信。店长笑着说现在得专门买个防火保险箱,里面装着上千封未启程的情书。
3. 熊孩子的放电天堂
广州长隆酒店最聪明的设计,是把儿童乐园做成丛林探险主题,每个游戏环节都藏着动物冷知识。有家长吐槽,退房时孩子哭着要再答对三道题才肯走。这种沉浸式设计让他们的复购率比同类酒店高出23%(数据来源:亲子酒店联盟调研)。
三、别让好创意死在执行细节里
见过最可惜的案例是某网红民宿的星空露营活动,前期宣传引爆了小红书,结果因为没考虑到山里昼夜温差,提供的睡袋根本不够保暖,当晚就有客人着凉发烧。三个差评就让活动口碑彻底翻车。
- 时间颗粒度测试:亲子活动单环节不宜超过25分钟
- 动线安全设计:网红旋转楼梯要留足1.2米宽
- 应急预案:准备雨天替代方案和临时医疗包
四、数据会说真话
上海静安某精品酒店曾坚持做件“傻事”:每次活动后让前台用便签纸记录客人闲聊时提到的建议。半年后他们发现,被提及11次的屋顶花园灯光问题,改造后使晚间酒水消费额直接翻倍。现在他们的运营手册里写着:“客人的随口抱怨可能是下一个爆点”。
最近听说朋友投资的酒店开始试水“剧本杀式入住体验”,从大堂check-in就开始角色扮演。不知道会不会掀起新潮流,但至少现在他们的前台服务员都练出了即兴表演能力。或许下次去住店,帮我办理入住的会是个“穿越时空的管家”?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