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世界陈楚生作词作曲
当陈楚生把"我的世界"写成一首歌
凌晨三点半,我戴着耳机在沙发上翻来覆去睡不着。网易云随机播放到陈楚生的《我的世界》,突然意识到这首歌已经发行15年了——2008年那个夏天,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快男冠军,用最简单的吉他扫弦写出了无数人的青春BGM。
一、从选秀舞台到创作人
大多数人记得的是2007年《有没有人告诉你》的爆红,但很少人注意到第二年陈楚生悄悄干了件大事——包办《我的世界》全部词曲创作。当时华语乐坛正处在网络歌曲和传统唱片业的交接期,选秀歌手能自己写歌的凤毛麟角。
- 创作背景:在解约风波期间完成,歌词里"我的世界开始下雪"被粉丝解读为事业低谷的隐喻
- 音乐风格:抛弃了比赛时的苦情路线,转向带点英伦摇滚味的都市叙事
- 业内评价:张亚东后来在采访里说过"这首歌的和弦进行很聪明,主歌到副歌的转调像在爬楼梯"
我翻出当年的娱乐报纸,发现个有意思的细节:陈楚生坚持要把这首歌放在EP第二主打,而不是更商业化的《一个人的冬天》。这种固执现在看挺摇滚的,但当时可把唱片公司急得够呛。
二、拆解歌词里的密码
半夜两点多,我把歌词抄在便利贴上贴满整个茶几。突然发现这看似简单的歌词藏着不少小心机:
歌词段落 | 创作手法 | 生活场景还原 |
"地铁站台的白色光线" | 通感修辞 | 2008年深圳地铁刚开通两年,这句可能是他在罗宝线等车时的即景 |
"便利店的热咖啡" | 细节叙事 | 那个年代7-11在南方刚兴起,熬夜创作时应该没少喝 |
最绝的是副歌部分"我的世界开始下雪",明明可以用更复杂的比喻,偏偏选了最直白的表达。后来我在《南方都市报》的旧采访里找到答案——陈楚生说写歌时正在看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,里昂说"人生总是这么苦吗"的台词直接刺激他写出了这句。
2.1 那些被忽略的韵脚设计
边哼唱边用铅笔在纸上划拉,发现整首歌押的是"ie"这个闭口音:
- 第一节:界、夜、街
- 第二节:解、怯、灭
- 桥段部分突然转"ing"韵,像突然推开窗户
这种押韵方式特别适合深夜独自听的场景,闭口音会产生一种在耳边絮语的效果。难怪当年我们宿舍夜谈会总有人不自觉哼起来。
三、和弦里的数学之美
扒谱到凌晨四点,咖啡已经续到第三杯。这首歌的和弦编排简直是个教科书级别的案例:
- 主歌:G-D-Em-C 的经典走向,但把每个和弦都拆成琶音
- 预副歌:突然插入Bm7-5这个减和弦,制造悬空感
- 副歌:转到A大调,用A-F#m-D-E 制造色彩变化
最妙的是间奏部分,用吉他泛音模拟电子音效——这在2008年的华语流行里相当超前。后来看幕后花絮才知道,录音时吉他手阿德死活弹不出想要的效果,陈楚生自己抱着吉他折腾到凌晨,最后是用指甲侧面拨弦才录成的。
钢琴版更显功力,左手持续低音八度模拟心跳声,右手高音区像冰晶坠落。有次在音乐学院的讲座上,作曲系老师拿这首歌当转调范例,说"从主歌到副歌升了小三度,情绪推进却像坐过山车"。
四、被时间验证的生命力
天亮前整理资料时发现,这首歌经历过三次翻红:
时间 | 事件 | 数据表现 |
2015年 | 被用作网剧插曲 | QQ音乐评论暴涨3000+ |
2018年 | 抖音用户翻唱片段 | 相关视频播放量破2亿 |
2021年 | 陈楚生综艺现场重编 | 微博热搜停留7小时 |
最近的一次是上个月,我在小区快递站听见00后小哥用蓝牙音箱放这首歌。问他为什么听这么老的歌,小哥头也不抬地说:"算法推荐的,听着像新歌。"这大概是对创作最好的评价——时间筛掉了所有包装,留下纯粹的音乐骨架。
窗外鸟叫了,我关掉台灯。播放器跳到live版《我的世界》,背景音里有歌迷跑调的合唱。突然想起2009年音乐风云榜上,陈楚生捧着奖杯说的那句话:"写歌的人假正经,听歌的人最无情。"现在看来说反了,好歌像面镜子,照见的都是我们自己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