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影播放周活动有哪些宣传渠道
咖啡馆听到的营销秘密:电影周活动还能这么玩?
上周三在星巴克排队时,前边两个穿西装的姑娘正讨论着"这个月的观影人次又跌了",我假装刷手机竖起耳朵偷听。穿米色套装的姑娘突然压低声音:"我跟你说,上周我们在三里屯做的露天电影夜..."后面的话被咖啡机的轰鸣声盖过,但这句话让我记了整晚——原来电影院的宣传还可以这样搞。
线上渠道:把手机变成移动广告牌
你知道吗?现在年轻人每天解锁手机86次,比眨眼的次数还多。咱们的营销信息,就得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。
社交媒体的七十二变
- 微信生态圈:去年《流浪地球2》在视频号直播主创见面会,评论区每分钟2000+留言
- 微博热搜套餐:建议搭配观影日记这类UGC话题,像万达去年暑期档用这个话题收获14万条真实影评
- 小红书种草:找50个真实影迷做观影vlog,比明星代言转化率高3倍
渠道 | 成本 | 触达量 | 转化周期 |
朋友圈广告 | 1.5元/次 | 10万+ | 3天 |
抖音开屏 | 20万/天 | 500万+ | 即时 |
B站UP主 | 5-10万/条 | 50万+ | 7天 |
短视频的黄金6秒
记得给剪辑师加鸡腿:前3秒必须出现爆米花炸开的慢镜头,第5秒要有观众笑泪交织的特写。去年国庆档某主旋律电影用这个公式,短视频点击量暴涨300%。
线下场景:让城市变成电影主题公园
上周路过国贸地铁站,整个通道贴满《封神》的朝歌城全景图,连安检机都裹上商周纹样贴纸,这沉浸式体验绝了。
- 公交站台剧本杀:成都春熙路站台变成"电影解谜站",扫码答题解锁观影优惠券
- 电梯里的分镜故事:分众传媒数据显示,电梯海报停留时间从7秒提升到22秒的秘诀——用四格漫画讲电影片段
- 超市里的神秘货架:把薯片包装换成电影角色Q版,北京华联做过测试,这种联名款销量提升47%
影院物料的二次革命
别再让海报躺在立牌里睡觉啦!上海某影院把《奥本海默》的票根做成原子球模型,结果80%的观众都在朋友圈晒票根。
跨界合作: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
上个月点外卖,打开美团突然弹出《芭比》主题餐厅——原来这是片方和绿茶餐厅的联名套餐,粉色汉堡当天卖出2万份。
合作类型 | 案例 | 曝光量 |
品牌联名 | 奈雪的茶X《消失的她》 | 微博话题1.2亿 |
文旅融合 | 横店影视城剧本杀季 | 带动周边酒店满房率 |
教育机构 | 新东方电影主题夏令营 | 转化率18% |
数据追踪:比观众更懂观众
安装个热力图传感器在影院大厅,你会发现观众在哪个海报前停留最久。某购票APP的数据显示,周一下午3点的退票率最低,这个时段推预售最划算。
窗外的晚霞染红了咖啡杯,邻座的情侣正在商量周末看什么电影。我合上笔记本电脑,把刚写完的方案邮件发送出去。柜台飘来新出炉的司康香气,突然想起应该建议客户在观影套餐里配杯特色饮品——这大概就是生活给营销人最好的灵感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