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发明的你的王者荣耀皮肤
谁发明的王者荣耀皮肤?这事得从腾讯光子工作室说起
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改稿,突然想到个问题:“王者荣耀里那些炫酷皮肤到底是谁设计的?” 查着查着发现这事儿比想象中有意思——既不是天美工作室单干的,也不是随便外包给美术公司那么简单。
一、皮肤诞生的秘密流水线
2015年《王者荣耀》刚上线时,第一批皮肤其实特别朴素。当时负责这个项目的是腾讯光子工作室(后来并入天美),主美陈敏带着20多人小团队,边改英雄原画边顺手做皮肤。有内部员工爆料说,早期后羿的“精灵王”皮肤就是程序员熬夜时随手加的光效。
- 2016年转折点:赵云“引擎之心”皮肤卖出1.5亿,腾讯立刻成立专项组
- 现在团队构成:核心设计组(腾讯内部)+ 外包监修(点晴科技等)+ 文化顾问(比如敦煌研究院)
- 最夸张的记录:貂蝉“遇见胡旋”改了47版设计图
1.1 那些你不知道的皮肤内幕
皮肤类型 | 设计周期 | 参与人数 |
伴生皮(288点券) | 2-3周 | 3-5人 |
史诗皮(888点券) | 2-3个月 | 8-15人 |
传说皮(1688点券) | 4-6个月 | 20人+ |
去年和做游戏美术的朋友喝酒,他吐槽说现在做个“星传说”皮肤要过五关斩六将:先要符合英雄人设,再考虑商业价值,最后还得通过未成年保护审核(不能太暴露/血腥)。有次给芈月设计的暗黑系皮肤,就因为骷髅元素太多被打了回来。
二、皮肤设计师都是些什么人?
翻到腾讯2021年的招聘公告才发现,角色原画师年薪开到60-120万——但要求也高得吓人:
- 必须精通中国传统文化(做敦煌系列要考据壁画)
- 要懂“Z世代审美”(据说有个95后设计师专管二次元风格)
- 甚至要学心理学(颜色对玩家付费意愿的影响)
最让我意外的是,《王者荣耀》还有个“皮肤档案馆”,存着从2015年至今所有废稿。有份泄露的会议纪要显示,诸葛亮“武陵仙君”最初设计是穿西装的现代造型,后来才改成古风。
2.1 爆款皮肤背后的玄学
和做市场调研的朋友聊过,他们有个“3秒定律”:
- 第一秒要抓住眼球(比如大乔猫狗日记的宠物特效)
- 第二秒建立情感连接(瑶遇见神鹿的治愈感)
- 第三秒激发购买欲(展示限定标签/折扣倒计时)
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皮肤特效一般但卖爆——比如孙尚香“时之恋人”,纯粹是MV剧情戳中了学生党的青春情怀。
三、那些年翻车的皮肤设计
写到这里忍不住想吐槽,不是所有皮肤都成功。2019年“锚点事件”闹得特别大,当时玩家发现很多皮肤只是换色不换型(说的就是你,小乔的丸子头)。后来官方不得不发长文道歉,还成立了玩家设计委员会。
最近在NGA论坛看到个热帖,整理了最不受待见的五款皮肤:
皮肤名称 | 翻车原因 | 后续处理 |
阿轲-暗夜猫娘 | 特效不如原皮 | 重做优化 |
宫本武藏-未来纪元 | 机甲造型违和 | 下架修改 |
貂蝉-逐梦之音 | 音效刺耳 | 补偿点券 |
现在每次新皮肤爆料,官博评论区总有人刷“不如把XXX皮肤重做”。听说天美内部有个“皮肤优化排期表”,但永远在插队——毕竟要优先做能赚钱的新皮肤。
凌晨四点半终于理清头绪,窗外开始有鸟叫声。突然想到明天游戏更新要出弈星新皮肤,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又有人骂锚点...算了,关电脑睡觉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