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者荣耀瑶被人讨厌
为什么王者荣耀里的瑶总被队友嫌弃?这英雄真的有毒吗
凌晨三点半,我又在训练营里测试瑶的护盾值。手机屏幕的光照在泡面桶上,突然想起上周排位赛里那个破口大骂「选瑶就送」的队友——这英雄到底招谁惹谁了?
一、那些年我们遇见的瑶玩家
记得有局巅峰赛,五楼秒锁瑶还带了惩戒。开局直接跟打野抢buff,野怪残血时精准地按下惩戒,气得打野当场挂机。这种极端案例虽然少见,但确实给瑶玩家群体贴上了负面标签。
- 混子专业户:全程骑在野王头上刷抖音,连盾破了都懒得主动跳下来
- 演员型选手: 故意用被动吃诸葛亮大招,然后闪现送塔
- 情侣连体婴:从头到尾只跟CP连体,射手被越塔时还在给打野刷盾
二、英雄机制带来的原罪
策划在设计瑶时可能没想到,这个看似简单的辅助会引发这么多争议。来看几个硬核数据:
属性 | 满级数值 | 同类对比 |
护盾值 | 2000+(带救赎) | 比张飞二技能低30% |
控制能力 | 单段0.5秒击飞 | 牛魔大招=瑶的4倍 |
最要命的是不可控的附身机制。当瑶骑在队友头上时,相当于队伍永久少个人。对面选个吕布加貂蝉,瑶的护盾就像纸糊的——这可不是我瞎说,KPL职业联赛里瑶的ban率常年低于2%。
2.1 逆风局的绝望体验
上周遇到个省级瑶,前期跟着打野打出8-0开局。但对面典韦发育起来后,情况就变得很诡异:
- 瑶的护盾被典韦两刀砍破
- 被迫落地后像只受惊的鹿到处乱跑
- 队友四打五根本守不住高地
这种无力感会传染,最后全队都在抱怨:「要是选个张飞早赢了」。
三、玩家群体的认知偏差
其实根据《移动电竞年度报告》的数据,瑶在钻石以下段位胜率有51.2%,比太乙真人还高。但为什么大家总觉得她没用?
3.1 幸存者偏差在作祟
人们更容易记住瑶挂机送人头的对局,却选择性忽略那些:
- 用一技能打断张良大招的极限操作
- 残血时主动跳下来吃控制的意识流玩家
- 带干扰越塔强开的三排车队
3.2 社交属性的副作用
游戏里的情侣ID十有八九带着瑶,野王带妹的经典组合更是深入人心。有次单排遇到情侣双排,瑶全程只给0-7的韩信刷盾,我们射手被针对成0-9。结束后看战绩,这妹子玩了387场瑶——胜率43%。
四、什么时候选瑶才不会挨骂
经过半个月的观察测试,我发现这些情况下瑶反而能成为奇兵:
- 对面有兰陵王、阿轲时,瑶的一技能堪比移动视野灯
- 搭配马可波罗或公孙离,连体收益远超常规辅助
- 己方有露娜、镜等操作型打野时
当然,前提是玩家得知道主动吃控制刷盾、提前跳车挡伤害这些进阶技巧。有次看主播玩瑶,残血时故意接诸葛亮大招触发被动,反手给队友套上治疗——这种操作谁还会说她是混子?
窗外天都快亮了,泡面汤里漂着的油花让我想起瑶玩家群体的分裂现状。或许就像那个省标瑶玩家说的:「你们讨厌的不是英雄,是那些又菜又爱玩的召唤师」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