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所有隐私保护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聊聊《第五人格》的隐私保护那些事儿

凌晨两点半,手机屏幕的光打在脸上,我第N次收到朋友发来的灵魂拷问:"这游戏到底会不会偷看我相册啊?"行吧,今天干脆把《第五人格》的隐私保护问题掰开揉碎讲清楚,反正失眠也是失眠。

一、游戏到底在后台收集什么

去年有玩家发现游戏加载时摄像头指示灯会闪,吓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。后来官方解释是误触了AR功能权限,但这事确实给我们提了个醒。根据2023年网易的《隐私政策更新说明》,他们主要收集这几类数据:

  • 必要信息:账号ID、设备型号这种基础资料
  • 行为数据:对战时长、角色使用偏好(我玩红蝶菜得抠脚的数据估计也被记了小本本)
  • 社交信息:组队记录、好友聊天里的关键词(别慌,敏感词会触发屏蔽)
数据类型 是否可关闭 典型用途
设备识别码 不可关闭 防作弊系统
定位信息 可手动关闭 地区赛事推送

二、那些让人心里发毛的权限申请

记得第一次安装时跳出来的十几个权限请求吗?其实大部分都能在设置里关掉。重点说三个最敏感的:

1. 存储权限

游戏会理直气壮要这个来保存截图和录像,但实测发现拒绝授权照样能玩,只是自定义头像会变成系统默认。有个冷知识:如果你用华为手机,在"应用分身"里运行游戏,它会老老实实待在沙盒里动不了其他文件。

2. 麦克风权限

开黑语音必备,但有个细思极恐的细节——就算关掉游戏内语音,某些手机系统仍会显示麦克风在使用中。工程师朋友说这是安卓系统的特性,不过2022年后版本已经修复。

3. 通讯录权限

这个纯粹是历史遗留问题,早在2018年国内所有APP就都不准强制索取了。要是现在还有人遇到这情况,建议直接截图举报,官方客服反应速度比监管者追人还快。

三、防沉迷系统的AB面

上周帮表弟申诉未成年误充值,顺便研究了下这套系统的工作逻辑:

第五人格所有隐私保护

  • 实名认证数据存在独立的加密服务器,连客服都看不到完整身份证号
  • 但有个bug——用港澳台证件注册的账号,防沉迷时间计算会有误差(亲测晚8点还能玩)
  • 消费记录保留5年这个设定,对退费申诉倒是挺友好

有个冷门功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:在"网易家长关爱平台"可以设置二次密码,比单纯依赖人脸识别靠谱多了。

四、国际服和国服的区别

去年用加速器玩日服时发现个有趣现象,两边隐私政策至少有三大不同:

项目 国服 国际服
数据存储地 贵州数据中心 新加坡AWS
年龄分级 16+ 12+(欧美版本)
第三方SDK数量 7个 11个(含Facebook分析)

特别提醒用海外账号登录的玩家,记得在设置里关掉"个性化广告",不然可能会收到各种奇奇怪怪的跨境推广。

五、老玩家才知道的冷门设置

第五人格所有隐私保护

游戏里藏着几个隐私保护的"隐藏关卡":

  • 在"社交-附近的人"里,长按自己的头像可以清除位置缓存
  • 对战回放默认保存7天,但在"设置-录像"里能改成手动保存
  • 用游客账号玩的时候,设备识别码会每72小时刷新一次(所以别奇怪为什么突然要重新登录)

有次更新后我偶然发现,在账号安全里多了个设备登录记录功能,能清楚看到哪天凌晨三点用iPad登录过——这功能对抓代练倒是挺有用。

写到这里天都快亮了,最后说个真实案例:去年俱乐部有个选手被恶意举报,官方调取的操作数据精确到毫秒级,连按键频率都还原出来了。所以啊,与其担心隐私泄露,不如担心自己菜得有多透明...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