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角色眼睛画法全攻略
凌晨两点半,咖啡已经凉了,我盯着数位屏上歪歪扭扭的圆眼睛发呆——这已经是我今晚画的第17个蛋仔眼睛了。突然意识到,这种圆滚滚的生物看似简单,但要让它们的眼睛真正"活起来",还真藏着不少门道...
一、蛋仔眼睛的三大核心特征
撕开一包薯片(别学我熬夜吃这个),我翻出游戏里所有角色截图对比发现,蛋仔眼睛的魔力来自三个关键点:
- 几何感:基础形状永远是正圆或椭圆,但会通过变形制造动态
- 高光位置:永远固定在10点和2点钟方向,像被设定好的生物钟
- 色彩饱和度:虹膜颜色纯度比现实高30%左右,参考RGB值对比:
现实眼睛 | 蛋仔眼睛 |
H:35° S:60% B:80% | H:35° S:90% B:95% |
1.1 那些容易翻车的细节
上周帮表妹改作业时发现,新手常犯的错是把高光画成规整的圆形。实际上游戏里都是不规则多边形,边缘带着毛躁的像素感,就像小时候玩的拓麻歌子屏幕效果。
二、分步骤拆解绘制过程
突然发现马克笔没盖盖子,赶紧抢救回来继续写。下面这个方法是试了二十多次后最顺手的:
- 用正圆工具画基底,直径建议是脸部的1/3
- 按住Shift键画45°斜椭圆当虹膜,要故意超出眼眶一点
- 用铅笔工具(3px硬度)点两个不对称的高光
- 最后用涂抹工具把下眼睑往上推,制造挤压变形
凌晨三点半的突发奇想:试试把图层混合模式改成"线性减淡",瞬间就有游戏里那种发光效果了!不过要记得在下面垫个深色衬底。
2.1 不同性格的表现方案
- 活泼型:虹膜占比70%,高光面积扩大150%
- 呆萌型:瞳孔上移露出下眼白,像柴犬眼
- 反派型:把圆形改成窄椭圆,参考《千与千寻》无脸男
三、材质表现的冷门技巧
窗外开始有鸟叫了...说个容易被忽略的点:蛋仔眼睛的反光材质其实分三层。最上面是类玻璃膜(色相偏移+15),中间有层极细的噪点(添加3%单色杂色),底层才是基础色。
突然想起《色彩与光线》书里提到的技巧:在虹膜边缘加一圈1px的暖色描边(饱和度提高20%),立刻就能模拟出角膜折射效果。试了下果然比直接画发光图层自然。
3.1 动态时的变形规律
观察游戏动画发现,眨眼时上眼睑会压缩成波浪形,像被按下的橡皮糖。而惊讶时眼睛会突然变成完美正圆——这种违反解剖学的夸张反而很符合蛋仔的物理特性。
四、常见问题的实战解决
咖啡杯旁边已经堆了五张废稿,都是早期踩过的坑:
问题 | 解决方案 |
眼睛像贴上去的 | 在球体转折处画弧形阴影 |
缺乏立体感 | 在10点钟方向加月牙形反光 |
表情僵硬 | 把瞳孔偏向移动方向3-5度 |
天快亮了,最后分享个邪道技巧:如果画困了,试试把画布旋转180度继续画。大脑会以为是新图案,往往能发现比例问题。刚试了下,果然发现刚才画的瞳孔间距窄了0.3cm...
远处传来环卫车的声音,屏幕上的蛋仔终于眨了下眼。保存文件时突然想到,或许这种不完美的、带着手绘痕迹的眼睛,才是最有生命力的——就像游戏里那些总是撞墙的蛋仔,笨拙得让人想笑又忍不住喜欢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