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容院如何用朋友圈活动悄悄培养出精英团队?
最近路过街角那家美容院,发现前台小妹的朋友圈变样了。以前都是机械转发促销信息,现在居然能看到她们自己拍的护理手法小视频,配文也活泼得像在跟闺蜜聊天。这背后藏着老板培训员工的新招——原来她们把员工培训搬到了朋友圈。
一、朋友圈怎么就成了培训教室?
记得去年参加美博会,遇见个做了20年培训的导师说:"现在95后员工,坐会议室听课就像受刑,但刷朋友圈能刷到半夜。"这话点醒了我,传统培训方式确实需要来点新花样。
培训方式 | 传统课堂 | 朋友圈活动 |
单次培训成本 | 800-1500元 | 200-500元 |
员工参与度 | 62%(数据来源:《2023年美业员工培训白皮书》) | 89% |
知识留存率 | 2周后剩余41% | 3个月后仍有68% |
1. 把知识点变成小剧场
我们店里的00后美容师小林,以前总记不住新产品成分。后来让她用闺蜜问答的形式发朋友圈:"救命!顾客问我烟酰胺和熊果苷怎么选?在线等挺急的!"结果其他同事在评论区你一言我一语,把知识点聊得透透的。
- 每周三设定美业知识擂台话题
- 员工自导自演15秒情景剧
- 点赞量前三奖励早班优先选择权
2. 顾客居然成了监考老师
有次顾客在咨询时突然说:"我看你们朋友圈发的头皮检测步骤,和小王给我做的不太一样呀?"吓得我们赶紧检查服务流程,现在每个新项目上线前,都会让员工在朋友圈发标准化操作分解图,顾客都自发帮我们监督。
二、这些活动让员工抢着学习
我们试过最成功的活动叫「服务日记漂流瓶」。规则很简单:
- 每天轮值1名员工发布当日服务心得
- 必须包含1个专业知识点+1个顾客趣事
- 下个接力的同事要延续故事线
没想到这个活动让新来的实习生成长最快。有次小美写道:"今天给张姐做眼护,她说我按摩时像在弹钢琴~其实我偷偷练了穴位点压三轻原则(轻触、轻旋、轻提)"。配图是她自己画的穴位示意图,后来这张图被印成了培训教材。
考核指标 | 活动前 | 活动后 |
产品知识考核分 | 76.5 | 89.2 |
客户主动点名率 | 33% | 61% |
员工离职率 | 18%(数据来源:中国美容协会季度报告) | 9% |
三、小心别掉进这些坑里
刚开始做的时候,我们让员工每天发3条朋友圈,结果大家怨声载道。后来改成521原则:每周5条专业内容,2条生活分享,1条顾客互动。既保持专业度又不让人反感。
有个月业绩压力大,店长要求所有朋友圈必须带促销信息。结果那周的客户投诉多了3起,都是说员工服务时分心看手机。后来我们定了黄金两小时规则:服务前1小时和服务后1小时禁用工作手机,反而提升了客户满意度。
真实案例:从朋友圈走出的明星美容师
还记得那个总躲在角落的实习生小雨吗?通过朋友圈的手法进化史话题,她连续30天上传自己的操作视频。有次顾客看到她的进步视频,特意指定要她服务,现在已经是我们的金牌护理师了。
看着员工们朋友圈里鲜活的学习记录,突然发现培训不一定要正襟危坐。就像我们店里的绿植,在不知不觉间就抽出了新芽。下次经过美容院,不妨留意下她们的朋友圈,说不定正在上演着有趣的成长故事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