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阴阳师遇上星穹铁道:谁抄了谁?一场玩家们的世纪辩论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3点,我第20次刷到"阴阳师抄袭星穹铁道"的帖子,咖啡杯早就见底,烟灰缸里堆满碾灭的烟头。这话题就像宿舍夜谈会里永远吵不完的泡面口味之争——每个玩家都举着"实锤",但真相总藏在层层叠叠的素材堆里。

一、时间线里的罗生门

先甩开情绪,把手机日历往前翻:

  • 2016年9月:阴阳师国服上线,那会儿朋友圈全是抽SSR的哀嚎
  • 2021年10月:星穹铁道首支预告片放出,米哈游的太空歌剧拉开帷幕

看到这里你可能要拍桌子:"这不很明显吗?"但别急,我们得把显微镜对准具体争议点。

1.1 式神与命途:缝合还是进化?

最吵翻天的就是角色系统。阴阳师的御魂和星铁的光锥长得像双胞胎?我翻出两年前的游戏截图对比:

系统 阴阳师 星穹铁道
装备槽位 6件套+2件套 6件套+1特殊位
属性词条 暴击/爆伤/速度 暴击/爆伤/速度
获取方式 御魂副本/掉落 模拟宇宙/副本

这相似度确实让人头皮发麻。但网易的美术组长在2020年GDC演讲里提过,这套系统参考的是魔灵召唤——2014年就有的老前辈。就像重庆小面和武汉热干面,看着像但根子不一样。

二、美术风格的量子纠缠

凌晨4点半,窗外开始有环卫车的声音。我盯着电脑上并排的不知火卡芙卡立绘,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觉得像:

  • 都爱用不对称剪裁
  • 服装细节堆到快溢出来
  • 那种"看一眼就知道很贵"的描边处理

但翻出《日本妖怪文化史》就能发现,阴阳师的纹样90%都能在京都古寺找到原型。而星铁更接近赛博朋克+巴洛克的杂交体——就像比较旗袍和洛丽塔裙,都是精致服饰,但文化母体差着十万八千里。

2.1 动作设计的"既视感"

真正让我从椅子上弹起来的,是某个对比视频里八岐大蛇幻胧的BOSS战。那些蛇形攻击轨迹、地面扩散的毒圈...但仔细看帧数:

  • 阴阳师的毒圈是静态持续伤害
  • 星铁的是动态收缩机制

这就像说所有FPS都抄袭CS——玩法共识创意抄袭之间有片灰色海域。我大学做游戏设计课的TA时,教授总说:"好的玩法就像氧气,谁都能呼吸但没人能独占。"

三、玩家社区的显微镜战争

天亮前最后半小时,我爬完了NGA三百多页的骂战。发现个有趣现象:

阴阳师星穹铁道谁抄谁

  • 指责抄袭的往往截图对比
  • 反驳的则搬出发行时间线

但没人提到《游戏设计心理学》里那个核心观点:人类对相似性的敏感度远超差异性。我们的大脑天生擅长找共同点,就像自动在星铁里识别出"这好像阴阳师"的既视感。

咖啡因过量的手有点抖,突然想起去年采访某个独立游戏制作人时他说:"现在做游戏就像在古董市场摆摊——你以为的原创设计,可能早就在某个雅达利游戏里出现过了。"

阴阳师星穹铁道谁抄谁

晨光透过窗帘缝刺进来,显示器上还开着十几个对比图。楼下的早餐铺开始炸油条,那股烟火气突然让这场"谁抄谁"的辩论显得有点...可爱?就像两个米其林大厨争论谁先发明的分子料理,而食客们只管哪道菜更合胃口。

关键词阴阳师铁道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