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,爱奇艺在微博上突然搞了个大动作——「看剧赢年卡,好友助力白嫖会员」。这事儿刚开始在朋友圈传开时,我和闺蜜小敏还以为是诈骗链接。直到看到官方账号蓝V认证,才半信半疑点进去。没想到三天后,我俩真收到了价值198元的黄金会员年卡兑换码。
一、这场活动怎么突然火出圈?
记得活动上线当天,微博热搜前五条里有三条都是相关话题。我家楼下奶茶店老板甚至在收银台贴着「扫码领爱奇艺会员」的告示,说能带动奶茶销量。后来才从做市场策划的表哥那里听说,这场活动给爱奇艺App带来了近三个月最高的日活数据。
- 活动周期:7月15日-8月15日(正好覆盖暑假追剧高峰)
- 核心玩法:看指定剧集满30分钟生成助力链接,5位好友点击即可兑换7天会员
- 隐藏福利:累计助力值TOP1000用户直接送年卡
1.1 数据背后的运营智慧
指标 | 活动期间数据 | 日常数据 | 数据来源 |
新用户注册量 | 417万 | 81万/月 | 爱奇艺Q3财报 |
用户日均使用时长 | 127分钟 | 89分钟 | QuestMobile报告 |
会员转化率 | 23.7% | 8.9% | 艾瑞咨询调研 |
二、裂变机制藏着哪些小心机?
我表弟为了集助力值,愣是把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的手机都借来注册。后来发现,爱奇艺在活动设计上确实有门道:
- 进度条可视化设计:每次助力都能看到离目标还差几位好友
- 时效性刺激:助力链接24小时有效,倒计时精确到秒
- 社交货币属性:生成专属海报时自动带上「我正在追《XXX》」的文案
2.1 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细节
有次凌晨两点帮同事点链接,页面突然弹出「你是TA今晚最后的希望」的提示。第二天办公室都在讨论这个彩蛋,连平时不用爱奇艺的财务大姐都下载了App。
三、用户真实体验怎么说?
翻了下活动期间的微博实时广场,发现个有趣现象:前三天基本都是「求助力」的转发,到第四天开始出现大量「真香」反馈。有个大学生发帖说,本来只想白嫖会员,结果看完《迷雾剧场》直接买了年度自动续费。
用户类型 | 行为特征 | 转化路径 |
羊毛党 | 主动搜索活动攻略 | 免费会员→观看热门剧集→购买单片 |
剧迷 | 被动接收助力请求 | 帮助好友→好奇尝试→续费会员 |
路人用户 | 被社交平台话题吸引 | 下载App→参与活动→留存观看 |
四、行业里的蝴蝶效应
这个案例后来被写进多家咨询公司的营销报告,最直接的连锁反应是:腾讯视频紧接着推出「组队拆红包」活动,优酷在两个月后上线了「追剧打卡赢会员」。不过据知情人透露,这些后来者的用户留存率都比不上爱奇艺当时的42.7%。
楼下便利店王老板最近又贴出新告示,这次是扫码送某音乐平台会员。他边给顾客结账边念叨:「还是上次爱奇艺那个活动实在,我店里WiFi那半个月天天爆满。」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