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殖民者遇上反抗者:一段拉扯百年的恩怨情仇
老张最近在追的电视剧里总出现"殖民地""民族独立"这些词,他家上初中的闺女突然问:"爸,电视里那些举着火把的人为啥要跟洋人拼命啊?"这话把我问住了——这不正是百年前我们的祖辈经历过的故事吗?
大航海时代的双生子
1492年哥伦布船队撞见时,水手们忙着往船舱塞黄金,没人注意到甲板缝里悄悄萌发的两株幼苗。一株叫殖民主义,另一株叫民族主义,这对冤家将纠缠世界五百年。
殖民主义的扩张年表
- 1494年《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》用子午线瓜分地球
-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拿到皇家特许状
- 1884年柏林会议桌上的非洲就像块生日蛋糕
民族主义的觉醒时刻
- 1775年美国民兵在莱克星顿打响第一枪
- 1857年印度士兵往恩菲尔德步上抹牛油
- 1919年朝鲜三一运动万人震动东亚
针尖对麦芒的较量
殖民主义特征 | 民族主义反应 |
蒸汽船运走橡胶与锡矿 | 手摇印刷机流出地下报纸 |
总督府升起米字旗 | 秘密社团传授母语文字 |
传教士建起尖顶教堂 | 老艺人重唱祖先史诗 |
咖啡与火药的味道
马尼拉港的西班牙商船装满中国瓷器时,船长日记里写着:"这些黄种人永远学不会团结。"他不知道的是,二十个港口工人中,有三个正在偷听水手们谈论法国大革命。
意想不到的文化嫁接
印度士兵学会操作马克沁机枪后,转头就用它瞄准英国教官。菲律宾革命者穿着巴黎定制西装起草宪法,爪哇岛的女学生用荷兰语写反抗诗歌。
橡胶园里的辩证法
比利时人在刚果砍橡胶树时发现,每损失一公顷雨林,就会催生十个会说法语的土著知识分子。当越南河内的法国总督享受下午茶时,他窗外的黄包车夫正把胡志明的传单塞进乘客包裹。
二十世纪的遗产清单
- 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的维多利亚建筑群
-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上的非洲战舞
- 上海外滩海关大楼的威斯敏斯特钟声
- 开普敦桌山下的马来裔社区
夜幕降临时,老张闺女突然举着手机喊:"爸你看!这个东南亚博主说英语带着闽南腔调,她说这叫文化混血!"窗外飘来邻居家的咖喱香,电视里又在重播《走向共和》,而楼下的快递小哥正用带着河南口音的普通话打电话。(全文完)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