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刷到卖外挂的广告后 我查了查法律条文
凌晨两点半,手机屏幕的光刺得眼睛发酸。王者荣耀连跪五把后,突然弹出一条"透视外挂包赢"的广告。手指悬在"立即购买"上方时,突然想到去年隔壁宿舍小张被抓的新闻——这玩意儿到底判多久?
一、先搞明白什么叫"游戏外挂"
法律上管这个叫"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"。根据最高检的指导案例,符合以下特征就算:
- 能绕过游戏正常校验机制
- 篡改游戏数据传输(比如让你看到草丛里的敌人)
- 产生正常操作达不到的效果
去年杭州那个案子,有个大学生写了自动走位脚本,结果游戏公司报警后,警察带着电子数据鉴定书上门时,他还在宿舍吃泡面。
二、卖外挂到底触犯哪条法律
翻遍《刑法》发现主要涉及三个罪名:
罪名 | 具体行为 | 量刑标准 |
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| 制作、传播外挂程序 | 5年以下或拘役 |
非法经营罪 | 大规模销售获利 | 5年以下,情节特别严重5年以上 |
侵犯著作权罪 | 反向破解游戏代码 | 3-7年 |
记得2021年江苏的案子吗?那个团伙用"游戏辅助"的名义卖了300多万,主犯最后判了六年半。
三、具体会判多少年
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扒了23个案例,发现量刑主要看三个因素:
1. 技术含量决定起点刑期
- 单纯倒卖现成外挂:通常1-2年
- 自己写代码修改游戏数据:普遍3年起
- 搞出自动瞄准这种复杂功能的:见过最重判7年
2. 违法所得金额是关键
有个特别现实的换算公式:
- 赚够5万就够立案标准
- 25万以上算"情节严重"
- 超过100万可能面临5年以上
去年广东有个大学生,在闲鱼卖了8万块的外挂,庭审时哭着说"不知道这么严重",最后还是判了实刑。
3. 造成的损失也要算账
游戏公司出具的经济损失鉴定报告特别要命。某案例显示:
- 导致玩家流失5万人=损失500万
- 服务器防护升级费用算进去
- 甚至包括品牌商誉损失
四、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
凌晨三点四十,发现几个容易踩的坑:
1. 买外挂也违法?
虽然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,但根据《网络安全法》:
- 账号会被永久封禁
- 可能面临行政处罚
- 如果转手倒卖就涉嫌犯罪
2. 群主特别危险
有个案例是QQ群主收了200元入群费,群文件里存了外挂程序,最后按"共同犯罪"处理。
3. 在校生不是护身符
2022年有起案件,三个大学生合租服务器卖外挂,庭审时学校出具了求情信,但法院认为"技术能力应用于正道",依然判了实刑。
窗外开始有鸟叫声,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04:17。想起法学院同学说过的话:"每个犯罪条款背后,都站着无数个以为'就赚点小钱没事'的年轻人"。删掉购物车里的外挂链接,突然觉得连跪好像也没那么难接受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