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达到底喜不喜欢玩蛋仔派对?这事儿得好好唠唠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第N次删掉开头——朋友突然在微信上甩来这个问题:"你说芬达喜欢玩蛋仔派对吗?" 我咬着冰可乐的吸管愣了半天,这问题看似简单,但真要较真起来还挺有意思。

先搞明白我们到底在问什么

首先得拆解这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。芬达是饮料品牌,蛋仔派对是网易出的手游,这两者本来八竿子打不着。但仔细想想,这个问题其实在问:芬达的受众和蛋仔派对的玩家画像重合度有多高?

  • 芬达主力消费群:12-25岁青少年
  • 蛋仔派对核心玩家:6-24岁,女性占比超60%
  • 共同点:都瞄准Z世代年轻市场

去年夏天我在便利店打工时就注意到,买芬达的学生党十个里有七个手机壳上贴着蛋仔角色。有次收银时随口问,有个初中女生边扫码边跟我说:"打完排位赛必须喝冰芬达,这是仪式感!"

芬达喜欢玩蛋仔派对吗

品牌联动的蛛丝马迹

翻遍近两年的营销案例,发现这俩还真有点暧昧迹象:

时间 事件 细节
2023春节 蛋仔派对游戏内活动 场景里出现橙色汽水机,造型神似芬达瓶
2023暑假 芬达抖音挑战赛 背景音乐用了蛋仔派对BGM remix版

最绝的是上个月,广州某大学电竞社的朋友给我发照片——他们办蛋仔派对线下赛时,赞助商名单里赫然出现芬达,参赛伴手礼是限定版橙味汽水,瓶身上印着游戏角色。

玩家社区的实况观察

潜伏在几个千人规模的蛋仔QQ群三个月,发现些有趣现象:

  • 约70%的组队招募信息里会出现"请喝芬达"之类的梗
  • 玩家自制的游戏攻略视频中,芬达出镜率仅次于电竞外设
  • B站某位专注蛋仔内容的主播,直播间常出现"芬达打钱"的弹幕

有个叫@软萌蛋仔的玩家在超话里说:"每次五连抽卡前必喝芬达,中SSR概率真的会变高!" 这条居然有2.3万点赞,底下跟风测试的回复刷了三百多层。

从消费心理学看这事

《青少年亚文化研究》里提到过,Z世代对感官协同效应特别敏感。甜度爆表的汽水+色彩饱和的游戏,这种组合拳简直精准打击多巴胺分泌:

  • 味觉:芬达12.3g/100ml的含糖量带来即时快感
  • 视觉:蛋仔派对平均每屏出现7种高饱和色
  • 触觉:手机震动反馈+碳酸气泡的舌尖刺激

我表妹今年初二,书桌上永远同时摆着iPad和芬达。问她为什么,小姑娘理直气壮:"写作业时看游戏直播,嘴里没味道怎么行?"这代人的消费逻辑确实和我们不一样。

数据不会说谎

虽然两家公司没公布官方合作数据,但爬了些有意思的公开信息:

平台 关键词共现率 高峰时段
微博 38.7% 周末晚8-10点
小红书 52.1% 节假日午后
虎扑 11.4% 工作日晚11点后

注意看虎扑那个低谷数据——直男论坛讨论这俩的频率还不及女性社区的零头,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受众性别差异。

饮料柜台的田野调查

为验证这个现象,我最近两周跑了城区6所中小学附近的小卖部。老板娘们普遍反映:

  • 穿蛋仔周边T恤的学生买芬达的概率是其他饮料的2倍
  • 周五下午销量激增(对应游戏每周活动更新)
  • 500ml瓶装比易拉罐好卖,因为"可以边打游戏边喝"

最绝的是第三小学门口那家店,老板自发搞起"买芬达送蛋仔贴纸"的活动,跟我说:"这些娃娃就吃这套,上个月靠这个多赚了八百多。"

凌晨三点四十分,可乐早就喝完了。盯着文档里这些碎片信息,突然想起上周在商场看到的一幕:游戏厅门口,三个初中生模样的女孩人手一瓶芬达,手机横屏开黑,笑得东倒西歪。其中一个人的手机壳上,蛋仔和芬达logo挤在同一个画面里,莫名和谐。

芬达喜欢玩蛋仔派对吗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