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蓝航线新春活动绘画比赛获奖感言:一场创意与热爱的碰撞
窗外的鞭炮声还没完全散去,我握着画笔的手却已经停不下来——这是今年碧蓝航线新春绘画比赛截稿前最后三小时。厨房飘来母亲包的韭菜虾仁饺子香气,儿子趴在书桌旁画着他的"战舰拟人",妻子笑着说我俩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或许正是这份浸透在日常里的热爱,让我的作品《港区团圆夜》最终摘得专业组金奖。
一、这场让指挥官们沸腾的春节盛宴
今年是碧蓝航线新春绘画比赛举办的第五个年头。根据官方公布的《2024新春活动白皮书》,参赛人数首次突破12万,较去年增长40%。随手翻看海事局公告板,能看到各种有趣的创作场景:有用数位屏在咖啡馆熬夜的大学生、拿平板在春运高铁上涂鸦的上班族,甚至有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画的乡村教师。
年份 | 参赛人数 | 投稿平台 | 新增特色 |
2020 | 3.2万 | 官网投稿 | 首次增设Q版分类 |
2022 | 6.8万 | 开通微博超话 | 引入AI辅助评审 |
2024 | 12.1万 | 新增TikTok赛道 | 虚实结合AR展览 |
1.1 那些藏在评分表里的秘密
作为三届评委的插画师林夕在《数字艺术月刊》专访中透露,今年评审特别注重"春节元素的有机融合"。我的获奖作品正是将年夜饭、红灯笼与传统舰装结合,让贝尔法斯特端着饺子托盘在甲板巡逻。这种设计思路恰好呼应了赛事总监在直播中强调的"不要让节日符号变成贴纸"理念。
二、获奖作品背后的昼夜
- 灵感来源:女儿把压岁钱塞进企业号模型炮管的举动
- 构图实验:废弃的17版线稿铺满了整个飘窗
- 色彩突破:尝试用故宫藏品色谱调配舰娘服饰
记得2月14日公布结果那晚,家族群里炸开了锅。表哥把获奖图设成麻将群背景,舅妈在菜市场逢人就展示手机里的作品。最让我触动的是收到几位萌新指挥官的私信,他们说第一次发现"游戏同人也可以承载传统文化"。
三、画笔之外的温暖故事
在颁奖典礼后台,学生组银奖得主小悠的故事让我眼眶发热。这个用医院处方笺作画的15岁女孩,化疗期间靠着绘画比赛保持斗志。她的作品《长春的除夕巡诊》里,医疗舰化身白衣天使,舰装变成流动诊疗车,灯光在雪地里连成中国结图案。
3.1 我们都在用创作抵抗时光
赛事纪念画册收录了72岁退休教师王伯伯的水墨作品。老人家特意学了数位绘画,把鞍山舰画成舞龙领队,墨色皴擦出的蒸汽与电子烟花在宣纸上交融。他说这是给孙子的新年礼物,"要让他知道爷爷玩的不是游戏,是情怀"。
四、来年春天的约定
阳台的迎春花开始抽芽时,我收到海事局的创作邀请函。他们计划将获奖作品制成AR明信片,在元宵灯会上用无人机表演重现。女儿正在给她的雪风号画虎头鞋,妻子提醒我该去接上书法班的儿子——小家伙说要练好毛笔字,明年给作品题词呢。
楼下传来社区画室 reopening 的鞭炮声,几个高中生抱着数位板匆匆跑过。春风裹着颜料和宣纸的气息钻进窗户,在还未撤下的年画上打了个转,轻轻落在我的调色盘里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