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春节购物狂欢,这些“坑”你踩过吗?
腊月二十八那天,邻居张阿姨兴冲冲地拎着两盒“某吉”核桃露来串门,结果拆开发现罐底印着“承德露露集团荣誉出品”。这种把“承德杏仁露”伪装成“六个核桃”的山寨操作,已经成为节日消费的典型套路。
1.1 低价陷阱:天上不会掉馅饼
去年春节前夕,某电商平台标价99元的五粮液生肖酒,实际是灌装散酒的高仿包装。根据《2023年电商平台消费维权报告》,这类以“特价清仓”为噱头的商品,正品率不足23%。
1.2 山寨横行:包装相似度99%
- 把“康帅傅”当康师傅卖
- “蓝越亮”洗衣液冒充蓝月亮
- “超熊”洗洁精混充超能
二、火眼金睛炼成手册
2.1 购物前做好这五件事
操作步骤 | 正确姿势 | 错误示范 |
查营业执照 | 在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核验 | 只看店铺星级评分 |
看商品详情 | 要求提供质检报告编号 | 轻信“厂家直销”标语 |
2.2 拆快递时必查的三个细节
- 用紫外线灯照射防伪标签
- 核对产品批号与官网数据
- 闻食品包装是否有刺鼻油墨味
三、实战技巧:不同品类鉴别指南
给二舅买茅台镇酒时要当心,瓶身“贵州茅台镇”六个字如果比品牌名大两倍,基本可以判定是贴牌酒。参考《白酒产品鉴别手册》提到的“三看”原则:看瓶盖螺纹、看飘带织法、看酒花持续时间。
商品类型 | 正品特征 | 仿品破绽 |
坚果礼盒 | 开口处有激光防伪码 | 包装袋封口粗糙 |
羽绒服 | 水洗标注明绒子含量 | 仅标注“白鸭绒” |
四、遇到假货怎么办?维权五部曲
- 拍摄完整的开箱视频
- 联系平台要求“退一赔三”
- 拨打12315时说明“消费欺诈”
- 登录全国12315平台提交证据
- 涉及食品安全的立即送检
窗外的鞭炮声渐密,购物车里的年货也该清空了。记住在点击付款前多花两分钟核对商品详情页,这个春节才能过得既红火又安心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