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用创意奖项名称引爆营销活动?这些案例让人拍大腿
上周路过商场时,正赶上某奶茶店在做"集章夺宝"活动。展板上赫然写着"集满10杯送'奶茶仙人'称号",排队队伍绕着商场转了半圈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帮客户策划的营销活动,就因为把老套的"幸运奖"改成"锦鲤本鲤大奖",参与率直接翻了三倍。
一、奖项命名三大黄金法则
隔壁王叔开的火锅店最近推出"锅气十足创意奖",当月会员新增量比平时多出200%。好名字自带的传播力,就像刚出锅的麻辣锅底香飘整条街。根据尼尔森《消费决策研究报告》,带场景感的奖项名称能提升43%的参与意愿。
1. 具象化原则
- 失败案例:感恩回馈奖
- 成功变身:深夜食堂VIP通行证(某便利店夜宵促销)
- 效果对比:后者带动宵夜时段销量增长65%
2. 情绪共振原则
记得某母婴品牌做过实验,把"妈妈关爱礼包"改为"超人妈妈急救箱"后,问卷回收率从12%飙升到89%。年轻妈妈们在留言区晒奖品的照片里,总少不了抱着奶粉罐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萌娃。
3. 社交货币原则
传统命名 | 社交型命名 | 传播效果 |
特等奖 | 朋友圈C位出道奖 | 分享率提升210% |
参与奖 | 吃瓜群众荣誉勋章 | 二次传播率提高178% |
二、四大场景实战案例库
楼下理发店的Tony老师最近搞了个"最飒造型师"评选,获奖者能获得"金剪刀终身会员"称号。现在店里每天都能看到顾客举着手机,追着发型师拍抖音短视频。
1. 零售行业爆款案例
- 超市促销:生鲜区"菜场一姐砍价王"
- 服装门店:"试衣间超模体验日"
- 3C数码:"科技极客实验室入场券"
2. 餐饮行业趣味玩法
某川菜馆推出的"辣不怕终身成就奖",获奖者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辣椒形状的荣誉墙上。现在这道获奖菜品成了每桌必点的打卡项目,后厨每天要准备200斤新鲜辣椒。
3. 线上活动神仙脑洞
常规命名 | 创新命名 | 参与量变化 |
签到有礼 | 早起鸟儿有虫吃 | DAU提升89% |
分享得积分 | 社交牛逼症专属福利 | 裂变系数提高3.2倍 |
4. 跨界联名新玩法
某汽车品牌与奶茶店联动的"秋名山车神下午茶"套餐,获奖者可以体验专业赛车模拟器。活动期间门店日均客流量达到平日的5倍,试驾预约排到了三个月后。
三、起名避坑指南
小区门口新开的烘焙坊,本想用"甜蜜暴击大奖"吸引顾客,结果大爷大妈们以为要搞拳击比赛。后来改成"幸福发酵工坊体验日",现在每周都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做DIY饼干。
- 地域文化坑:北方人不懂"靓仔奖"的梗
- 代际差异坑:00后看不懂"霹雳舞王"的梗
- 法律风险坑:某品牌"最强打工人"称号被投诉
晨跑时遇到健身房的传单小哥,他们新推的"马甲线雕刻大师课"名额总被秒光。看来好的奖项名称就像运动时的爆发力,找准那个让人会心一笑的发力点,就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。下次路过商场,说不定能看到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奖项在撩拨消费者的心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