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厨房实验:当瑞士卷遇上蛋黄酥和蛋仔派对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1点23分,我的烤箱还在嗡嗡作响。事情是这样的——上周在茶餐厅吃到个魔幻组合甜点,老板管它叫"三色旋风",其实就是瑞士卷、蛋黄酥和鸡蛋仔的杂交品种。回家后那个味道在脑子里挥之不去,于是有了这场即兴的厨房混搭实验。

一、先拆解这个奇葩组合

说实话第一次听到"瑞士卷蛋黄酥蛋仔派对"这个名字,我的表情大概像看到有人用酱油蘸西瓜。但拆开来看就合理多了:

  • 瑞士卷负责提供绵软的蛋糕体
  • 蛋黄酥贡献咸蛋黄和酥皮的口感
  • 蛋仔带来蜂窝状的脆壳趣味

最难的是找到三种元素的最佳配比。试了四次之后终于摸到门道:蛋黄酥馅料不能超过20%,否则会抢戏;蛋仔面糊要调得比常规稀三成...

二、材料准备清单

核心材料 特殊说明
低筋面粉 200g 最好过筛两次
咸蛋黄 6个 菜市场现磕的比真空包装香
鸡蛋 5个 室温放置半小时
黄油 80g 总统牌比较稳

差点忘了说,猪油是秘密武器。上次用黄油做酥皮总差点意思,后来看《中式点心制作图解》才想起来,传统蛋黄酥用的都是熬制的猪油。

三、分步操作指南

1. 先搞定蛋黄酥芯

咸蛋黄喷白酒蒸8分钟这个大家都知道,但有个细节:蒸好后要立刻放冷冻室急冻15分钟。这样包馅的时候才不会散得满手都是。

豆沙馅我偷懒用的现成的,不过加了个小动作——掺了5%的橘皮丁。这个配方是从广州酒家的老师傅那儿学来的,解腻效果一流。

2. 魔改版瑞士卷面糊

重点在于面粉替换:用15%的糯米粉替代低筋粉。这样卷的时候不容易开裂,而且冷藏后也不会变硬。打发蛋白时记得加两滴白醋,能稳定蛋白霜。

烤盘尺寸建议用28×28cm的,面糊倒入后要震三下。别问为什么是三下,少一下都会影响成品厚度...

瑞士卷蛋黄酥蛋仔派对怎么做

3. 蛋仔面糊的调整

常规配方太稠不适合这个组合,我的调整方案:

  • 减少10%面粉量
  • 增加5%玉米淀粉
  • 用30℃温水代替牛奶

最关键的是模具预热要足——把模具烧到滴水立刻汽化的程度。这个技巧是从铜锣烧师傅那儿偷师的,做出来的蜂窝结构特别漂亮。

四、组装时的灾难现场

第一次尝试直接把蛋黄酥包进瑞士卷,结果烤完变成了抽象派雕塑。后来发现要分三步:

瑞士卷蛋黄酥蛋仔派对怎么做

  1. 先烤制半熟的瑞士卷坯
  2. 在表面铺蛋仔面糊
  3. 最后在特定位置嵌入蛋黄酥

温度控制也很玄学:前10分钟要190℃让蛋仔定型,后15分钟要降到160℃慢慢烘熟瑞士卷。有次忘记调温,成品像块焦炭,我家狗闻了都扭头就走。

五、几个血泪教训

• 千万别用硅胶垫烤这个组合,受热不均匀会导致瑞士卷底部发黏
• 咸蛋黄最好提前三天用花生油浸泡
• 鸡蛋仔模具要选直径5cm的,太大太小都会影响最终口感

现在凌晨3点17分,最新一批刚出炉。切开看截面还算满意——金黄酥皮、松软蛋糕和脆壳形成了三层不同的齿感。咖啡机咕噜咕噜响着,或许该给这个发明取个新名字..."失眠者特供"怎么样?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