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彩云科学活动教案:如何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?
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林老师正在备课室里反复揉着太阳穴。她刚听完应彩云老师的示范课,那个把蜗牛爬行变成"动物奥运会"的活动设计,让孩子们争相趴在地上观察记录的场景,至今还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。
一、把实验室搬进现实生活
记得去年带三年级植物单元时,我按教材要求让孩子们观察盆栽。直到看见应老师带着学生在校园里玩"植物寻宝游戏",才恍然大悟——她把银杏落叶变成温度计,用蒲公英种子教空气动力学,连水泥缝里倔强生长的小草都成了生命教育的活教材。
1.1 情境创设三要素
- 悬念钩子:在观察月相变化前,先讲《嫦娥偷药》的神话
- 五感刺激:研究水的表面张力时,往水杯里投硬币的比赛
- 角色代入:让学生扮演质检员检测"问题牛奶"的酸碱度
二、让问题像蒲公英一样生长
上周去听应老师的公开课,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。在"自制净水器"实验环节,当有个小组用棉布代替滤纸时,她不是直接纠正,而是惊呼:"哎呀!这个创新方案我都没想过,你们要不要和第三组的陶瓷滤芯比比效果?"
传统提问方式 | 探索式提问改良 | 数据支持 |
"水的沸点是多少?" | "高原居民煮饭为什么要用高压锅?" | (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) |
"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?" | "如果要在教室种蘑菇,哪个储物柜最合适?" | (2023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) |
2.1 追问的蝴蝶效应
在观察蚕宝宝蜕皮时,应老师会蹲下来和孩子们保持平视:"你们看它的脚好像在跳舞,这是不是像我们换新衣服前的准备动作?"这种具象化的引导,让原本害怕昆虫的孩子都凑近了观察箱。
三、错误是最好的路标
去年科技节,应老师班上的"火山喷发"模型实验出了状况——小苏打和醋的比例失调导致 eruption 太弱。没想到她当场宣布:"太棒了!我们意外发现了火山休眠状态,哪个组能让它'苏醒'?"
- 将失败的电路连接变成"故障排查员"实训
- 用彩虹糖褪色实验讲解食品添加剂时的"意外美甲"事件
- 天平称量误差引发的"谁偷了实验室的沙子"侦探游戏
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格洒在实验记录本上,操场传来阵阵欢笑声。器材室门口,几个孩子正围着应老师追问:"明天的天气适合放我们做的风向标吗?"她眨眨眼说:"那得看你们今天收集的云图数据准不准咯。"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