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购物券活动:如何通过参加跨界合作或联名产品来吸引不同群体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送购物券活动:跨界合作与联名产品的流量密码

最近在商场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提着奶茶的年轻人拿着联名款购物袋,隔壁美妆柜台的大姐边核销电子券边推荐新出的联名礼盒。这年头,单纯打折就像老式收音机——还有人听,但吸引力早不如前。要我说,想让购物券发得出、用得勤,关键得学会"借东风"。

一、为什么跨界合作能撬动流量池

去年支付宝和敦煌博物馆的联名卡券,发券当天用户活跃度涨了180%。这数据背后藏着个秘密: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"私域鱼塘"。就像小区门口的水果店和隔壁健身房,看似不搭界,其实共享着同一批注重健康的中产客群。

合作类型 转化率提升 数据来源
异业品牌联名 45%-70% 艾瑞咨询2023年营销报告
文化IP合作 90%-130% QuestMobile专题研究
地域特色联动 60%-85%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

1. 奶茶店+书店的奇妙反应

某连锁茶饮品牌去年与网红书店搞了个"买奶茶送图书券"的活动。结果发现,25%的核销用户会顺手买本书,而这些人的客单价平均高出普通顾客23元。你看,这年头年轻人要的不是便宜,而是"占便宜的感觉"

二、联名产品的四个黄金法则

上周路过星巴克,看见个小姑娘举着联名款杯子拍了十分钟照。好的联名产品应该像鸳鸯火锅——红汤白汤各自精彩,混在一起更有滋味。

送购物券活动:如何通过参加跨界合作或联名产品来吸引不同群体

  • 反差萌组合:母婴品牌×电竞战队,宝妈和游戏宅居然有20%用户重叠
  • 限定款饥饿营销:优衣库UT系列每次联名能带动门店流量暴增3倍
  • 社交货币属性:好利来×哈利波特联名,小红书相关笔记破10万条
  • 券中券玩法:购买联名产品送主品券,核销率比普通券高40%

2. 超市年货节的秘密武器

某连锁超市去年春节和本地老字号搞了"买酱货送蔬果券",70后主妇们为了集齐五款定制包装,愣是把客单价从98元拉到了256元。最关键的是,这些阿姨们自发组建了十几个换券微信群。

三、执行落地避坑指南
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健身房和甜品店联名,发"锻炼补偿券"。结果健身房的会员嫌掉肌肉,甜品店常客怕长胖,两边不讨好。所以说,跨界不是乱搭,得讲究个门当户对

错误类型 典型案例 改进方案
客群冲突 母婴店×酒吧联名 改为母婴×亲子餐厅
价值倒挂 奢侈品牌×快消品 调整券面设计和领取门槛
权益混乱 跨业态复杂抵扣规则 简化"买A送B券"模式

3. 小程序的隐藏玩法

有个社区超市做了个"奶茶券进度条",每买50元日用品就点亮一格,集满三格换购联名奶茶。原本计划三个月的活动,结果两周就被抢光。现在他们老板逢人就念叨:"这比直接打折管用多了!"

四、数据监测的三大命门

千万别学那个花了20万做故宫联名,最后发现70%券被黄牛收走的冤大头品牌。好的数据看板应该像汽车仪表盘,随时能看见油量、转速和故障灯。

  • 核销热力图:看哪个时段、门店的券用得最勤
  • 关联购买分析:买咖啡券的人会不会顺手买杯子
  • 用户裂变路径:分享最多的那个宝妈住在哪个小区

天虹商场去年用这个法子,硬是把联名券的二次消费率做到了83%。他们的运营总监说了句大实话:"数据不是用来写报告的,是用来改活动的。"

4. 社区店的降维打击

我家楼下菜店最近搞了个"买菜送洗衣券"的活动。张大妈们为了给孙子攒联名款书包,现在连葱都论斤买。老板偷偷告诉我,洗衣店的返点比菜利润还高,这波叫"羊毛出在狗身上"。

说到底,送券这事就像谈恋爱——得找对对象,玩好套路,还要懂得及时调整策略。下次路过那些排长队的店铺,不妨多留心他们的活动设计,说不定就能偷师几招。对了,听说下个月又有新品牌要搞博物馆联名了,咱们拭目以待?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