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购运营活动中的品牌建设
团购运营活动里 品牌建设到底怎么玩才出彩?
上个月老张家的火锅店做周年庆团购,3天卖了5000单,结果活动结束后客流量反而比平时还少。这事儿在我们商圈传开后,好多老板都在琢磨:团购这玩意儿,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既赚吆喝又留得住客人?
一、团购活动里的品牌存在感
周末去菜市场总能看到,卖鱼的摊主把最肥美的鲈鱼摆在冰块上,还插着"太湖直供"的小旗子。这种场景化展示,和我们在线上做品牌建设其实异曲同工。
1.1 价格战背后的品牌暗战
去年双11期间,某新锐美妆品牌在拼多多上线了买一送三的套装组合。他们在产品包装盒里放了手写明信片,还专门设计了抖音话题挑战赛。三个月后复购率比同行高出40%,这就是典型的促销搭台,品牌唱戏。
- 美团闪购数据显示:带品牌故事的团购页面转化率提升27%
- 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统计:有品牌元素的团购券核销后30天复购率提升18%
1.2 消费者到底记住了什么
小区门口的烘焙坊最近做了个实验:同样的9.9元面包套餐,A组单纯标注价格优惠,B组在详情页讲述老板法国学艺的故事。结果B组的差评率比A组低63%,客单价还高出11块。
策略类型 | 短期销量增幅 | 品牌认知度提升 | 数据来源 |
纯价格促销 | +120% | +8% | 2023美团商家白皮书 |
品牌+促销 | +85% | +35% | 艾瑞咨询零售报告 |
二、四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战招数
我们楼下那家开了20年的老菜馆,最近把祖传秘方装进定制调料罐,跟着外卖套餐送出去。现在年轻人来吃饭都要跟调料罐合影,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品牌建设?
2.1 视觉锤要砸得准
茶饮品牌「初夏」去年搞了个"城市明信片"活动。每杯饮料的杯套都是当地地标的手绘图案,集齐5款送定制帆布包。三个月后品牌搜索量暴涨200%,这才是把包装做成流动广告牌的正确姿势。
- 颜色记忆:使用品牌专属色系能提升18%的记忆度
- 符号植入:独特图标设计使页面停留时长增加22秒
2.2 让用户成为故事主角
健身品牌Keep做过很妙的尝试:购买团课套餐的用户,只要上传锻炼视频就能获得限量版运动毛巾。结果这些用户自发生产的UGC内容,在社交平台获得了3000万+播放量。
互动形式 | 参与率 | 品牌提及量 |
单纯折扣 | 12% | 200次/日 |
任务挑战 | 41% | 8500次/日 |
三、这些坑千万别往里跳
朋友加盟的连锁炸鸡店去年做周年庆,把logo缩小到几乎看不见,整个页面全是"19.9元吃垮老板"的标语。结果活动结束后,新客留存率还不到10%,这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西瓜。
3.1 别让低价喧宾夺主
母婴品牌贝贝怡在618大促时,把详情页首屏做成了育儿知识小课堂。虽然促销信息在第二屏,但转化率反而比直接放价格的产品高30%。
- 价格展示面积控制在页面30%以内
- 每2个促销信息搭配1个品牌故事点
3.2 持续性才是关键
瑞幸咖啡的联名策略值得学习:每次新品团购活动都保持固定的视觉风格,就连优惠券的设计都延续品牌主视觉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,让他们的品牌认知度在两年内翻了3倍。
最近发现常去的洗衣店在团购券上印了衣物护理小贴士,这种实用信息的植入,反而比"全场五折"更有温度。说到底,品牌建设就像煲汤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