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摸鱼研究AI绘画:蛋仔派对风格图片生成工具实测手记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在搜索引擎里输入"蛋仔派对AI生成器",咖啡杯旁边堆着三张画废的手稿——事情是这样的,我家小侄女下个月生日,非要我给她画组蛋仔派对风格的班级合照。作为连火柴人都画不利索的手残党,突然想到最近爆火的AI绘画工具...
一、这些AI工具真能生成蛋仔派对风格吗?
翻遍二十多个论坛帖子后,发现市面上并没有专门的"蛋仔派对官方AI生成器"。但通过特定关键词组合,确实能蹭到类似画风。测试过程中有个意外发现:不同工具对"蛋仔"的理解天差地别,有的生成圆滚滚的糖豆人,有的直接输出写实鸡蛋。
- Midjourney:需要精确描述"3D渲染/Pixar风格/柔光"
- Stable Diffusion:用"doll-like texture"关键词效果惊艳
- 国内某小程序:直接有"蛋仔同款"滤镜但充会员才能高清导出
1.1 实测参数对比表
工具 | 推荐模型 | 关键prompt | 生成耗时 |
NovelAI | naifu-v1.5 | pastel color+chubby | 约90秒 |
本地部署SD | revAnimated | isometric view | 显卡冒烟 |
凌晨四点突然悟了——与其追求百分百还原,不如抓住圆润轮廓+马卡龙色系+夸张表情这三个核心特征。测试某开源模型时,意外输出了戴着兔耳的粉色蛋仔,这个错误反而让小侄女尖叫着要设成手机壁纸...
二、下载防坑指南(血泪版)
在某个下载站踩雷后(生成的蛋仔长着克苏鲁触须),整理出这些真实建议:
- 警惕所谓"一键生成"的独立安装包,多数是魔改SD
- Web端工具记得检查是否有daily free quota
- 贴吧里分享的模型包要验证hash值
有个冷知识:某款号称"专为蛋仔优化"的APP,其实只是给输出图片自动加了个粉色滤镜。更离谱的是有次生成十连抽,出来八个蛋仔都顶着同样的歪嘴笑——后来发现是训练集太单一。
2.1 硬件门槛真相
我的旧笔记本跑不动SD时,在知乎看到个邪道玩法:用腾讯云函数按分钟计费跑图,结果手滑设置了连续生成200张,早餐钱就这么没了。如果只是轻度使用,其实网页版工具更划算:
需求场景 | 推荐方案 |
偶尔玩梗图 | 国内小程序 |
定制周边素材 | Colab+Custom模型 |
三、让AI听话的野路子技巧
经过三天折磨,总结出这些玄学参数:在negative prompt里加上"realistic,texture"能有效防止生成写实鸡蛋;把"round"替换成"perfect sphere"居然解决了脸部扭曲问题。最绝的是某次手误输入"Ugly cute",意外得到最符合原版风格的呆萌效果。
凌晨五点灵感爆发时试了个骚操作:先用Blender建个低模球体,截图丢进图生图功能当基底——这下连光影都自带3D渲染感了。虽然被学计算机的朋友吐槽"你这属于人肉GAN",但管用就是真理对吧?
咖啡喝完了,窗外鸟开始叫了。最后分享个温暖结局:小侄女拿着那组AI生成的"蛋仔版三年二班",在班级群里炫耀了整整一周。而我的电脑里还躺着237张失败品,包括长腿的蛋仔、方形的蛋仔、以及某个不可名状的发光体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