鉴茶活动入门指南:手把手教你品出好茶
准备工作的仪式感
周末清晨,老茶客张叔总爱在露台摆开他的鉴茶三件套:白瓷盖碗、玻璃公道杯、品茗杯。他说好茶就像老朋友,见面要有仪式感。咱们新手可以备齐这几样:
- 素色茶席:纯棉或麻质,能看清茶汤本色
- 电子秤:精确到0.1克,绿茶3克红茶5克都有讲究
- 山泉水:泡茶时别用自来水,矿物质会影响茶味
水温控制小窍门
上次茶会上,李姐把滚水直接冲龙井,结果茶汤发黄苦涩。记住这个口诀:嫩茶低温老茶烫。具体来说:
- 绿茶80℃左右,可用开水晾2分钟
- 普洱、黑茶直接沸水冲泡
- 乌龙茶95℃最能激发香气
五感鉴茶四部曲
干茶观察要领
先看茶样罐里的干茶,好茶的形态会说话。去年买的碧螺春,卷曲如螺还带着白毫,陈茶就灰蒙蒙的。注意这些细节:
茶类 | 优质特征 | 劣质表现 |
龙井 | 扁平挺直,糙米色 | 发红或暗绿 |
大红袍 | 条索紧结,三节色 | 碎末多,颜色杂 |
白毫银针 | 满披白毫,挺直如针 | 毫少,弯曲 |
闻香的正确姿势
上次在茶城,老板教我热嗅冷嗅结合法。热嗅时盖碗留缝,让热气带着茶香慢慢溢出,好的岩茶会有果香蜜香。冷嗅要等叶底凉透,劣质茶的杂味这时候就藏不住了。
实战对比记录
上个月参加茶友会的对比品鉴,记录了两个典型样本:
项目 | 一级安溪铁观音 | 普通观音 |
干茶 | 蜻蜓头,砂绿明显 | 颜色暗沉 |
三泡后 | 兰花香持续 | 出现水味 |
叶底 | 肥厚柔软 | 硬挺碎叶 |
茶汤里的学问
王哥有次教我晃杯看挂杯,好红茶的金圈能在杯沿停留十几秒。但别迷信颜色深浅,去年买的熟普汤色像酱油,结果有渥堆过度的闷味。
新手避坑指南
刚开始总被商家话术忽悠,现在学会三招:
- 别信「百年古树」,真正的古树茶产量极低
- 「冰糖甜」可能是加了甘草
- 叶底完全展开才是好工艺
窗外的桂花香飘进来,和茶香混在一起。公道杯里的茶汤泛着琥珀色,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「从来佳茗似佳人」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