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里的"猪婆猪婆"到底是谁?揭秘这个魔性昵称的来历
凌晨三点,我又一次被"猪婆猪婆"的魔性笑声吵醒——别误会,不是室友发疯,是隔壁床的妹子在肝《蛋仔派对》。这游戏里的"猪婆猪婆"到底什么来头?为什么总能听见有人对着屏幕喊这个奇怪的名字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梗。
一、初遇"猪婆猪婆"的迷惑现场
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是在地铁上。两个初中生举着手机大呼小叫:"快打那个猪婆猪婆!她偷我星星!"当时我差点报警——光天化日说人家是猪婆也太不礼貌了吧?后来才知道,他们说的是游戏里某个特定角色。
在《蛋仔派对》的潮玩盲盒系统里,确实有个被玩家戏称为"猪婆猪婆"的皮肤。官方名称其实是"萌猪阿呆",但因为以下特征被玩家集体改名:
- 粉红色圆滚滚的猪造型
- 跑动时会发出"哼唧哼唧"的鼻音
- 获胜动作是躺平打滚,特别像家里摆烂的宠物猪
二、从官方设定到民间狂欢
翻遍游戏资料库,发现开发者最初给这个皮肤设计的背景故事还挺正经:
官方设定 | 玩家解读 |
来自童话星云的快递员 | 送快递送到摆烂的社畜 |
爱好是收集亮晶晶的星星 | 专抢别人道具的"土匪猪" |
口头禅"哼唧哼唧要加油" | 被揍时的惨叫拟声词 |
最绝的是去年冬天那次更新后,有玩家发现连续点击猪鼻子十次会触发隐藏彩蛋——角色会突然用方言大喊"莫挨老子!"(据考据是四川话)。这个彩蛋被做成鬼畜视频后,"猪婆"的外号就彻底焊死在角色身上了。
2.1 为什么偏偏是"猪婆"?
在华南地区方言里,"猪婆"本来是指生过崽的母猪,带着点憨厚可爱的贬义。用在游戏角色上就产生了奇妙化学反应:
- 比"小猪"多了点贱萌感
- 双字重复更有魔性洗脑效果
- 完美契合角色又懒又贪吃的设定
现在游戏里要是正经喊"萌猪阿呆"反而显得格格不入,就像在火锅店非要说"请给我涮煮毛肚"一样别扭。
三、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游戏外号
其实游戏圈这种民间改名文化由来已久。记得《王者荣耀》的梦奇刚出时,因为移动方式像滚筒洗衣机被叫了半年"滚筒精"。《原神》里的七七更惨,由于采集药材的特性被喊成"采药童子",虽然人家明明是僵尸...
但"猪婆猪婆"能出圈还是靠玩家自发创作的二创内容。随便搜搜就能找到:
- 用猪叫BGM remix的魔性舞蹈视频
- "当猪婆连续吃十个道具"的沙雕漫画
- 甚至还有限定周边——会发出游戏音效的猪鼻子发卡
最离谱的是上个月,真的有玩家在漫展cos成这个角色,举着"专业代吃道具"的牌子满场跑,据说被二十多个人追着要打她屁股——这大概就是虚拟照进现实吧。
四、藏在昵称背后的游戏心理学
凌晨写到这里突然想到,为什么我们对一个虚拟皮肤投入这么多情感?可能因为:
- 给角色起外号能快速建立情感联结
- 共享的梗文化让玩家找到归属感
- 反叛官方命名的过程本身就有快感
就像小时候给教科书上的人物画胡子,越是正经的东西,我们越要用不正经的方式解构它。《蛋仔派对》的策划肯定没想到,当初精心设计的童话角色,最后在玩家嘴里变成了整天哼哼唧唧的摆烂猪婆。
窗外天都快亮了,游戏里又传来熟悉的猪叫声。突然觉得这个被千万玩家戏谑的角色,就像我们这些熬夜打游戏的普通人——明明顶着正经名字,却在生活里活成了别人口中的搞笑昵称。不过话说回来,当个快乐的猪婆好像也没什么不好?至少她抢道具的时候是真的快乐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