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赶出来的立体谷子教程,手残党也能学会
凌晨两点半,咖啡杯见底了第三次,突然想起来答应给表弟做《迷你世界》立体谷子教程这事儿。摸出抽屉里皱巴巴的草稿纸,干脆把这两年踩过的坑都捋一捋吧——反正明天周六不用早起。
一、材料准备就像煮泡面
上次用快递盒做底座被表妹嘲笑像垃圾堆捡的,这次学乖了。必备清单其实就几样:
- 厚度0.5mm的灰卡纸(文具店5块钱能买A4大小的20张)
- 笔刀(别用美工刀!去年切歪了差点把课桌刻出火星文)
- 钢尺(塑料的会被切出锯齿边)
- 白胶(速干型会留下皱纹,普通款要压着重物晾半小时)
进阶玩家可以备点渐变色的马克笔,我上次用眼影盘上色被闺蜜说像中毒的史莱姆...
材料 | 替代方案 | 翻车预警 |
切割垫板 | 过期杂志 | 刀尖会戳穿页面 |
镊子 | 烧烤夹 | 容易留下油渍 |
二、图纸处理玄学
凌晨三点发现打印机没墨了,用手机屏幕描图的蠢事我会说?推荐两个野路子:
1. 官方素材抢救法
游戏里截图后用PS调阈值,把对比度拉到80%左右。去年参加同人展发现个冷知识——角色边缘留2mm白边比直接裁剪更立体。
2. 手绘党的尊严
参照《迷你世界建筑比例手册》里的1:20标准,但实际做出来总像被门夹过。后来发现把头部放大15%会更Q,这个秘密是看日本纸艺大师中村开己的访谈偷学的。
三、切割时的血泪史
四点十七分,左手拇指又多了道伤口。这几个反人类细节要注意:
- 曲线部分逆时针旋转纸张比转刀片更稳
- 0.3mm以下的连接处要先划折痕再切断
- 熬夜手抖时切长直线,在钢尺下垫张砂纸防滑
上次做苦力怕的方脑袋,切了六次才对称。后来发现用回形针固定图纸再切割,精确度能提升40%左右——这个数据来自东京工艺大学纸艺研究室的测试报告。
四、组装就像玩解压玩具
胶水半干时最容易变形,我用冰箱贴当临时固定器。特殊结构处理方案:
部位 | 技巧 | 干燥时间 |
悬空手臂 | 牙签支撑法 | 2小时 |
可动关节 | 订书钉转轴 | 需测试5次以上 |
表弟上次问为什么他的角色总是驼背,其实是重心计算错误。后来发现用手机水平仪APP测底座倾斜度比肉眼准十倍。
五、上色翻车现场
马克笔渗色这事儿,说多了都是泪。凌晨五点摸索出的补救方案:
- 浅色卡纸先涂透明指甲油当隔离层
- 渐变效果用化妆海绵比笔刷自然
- 画错时别急着擦,等干透后用砂纸打磨
去年参赛作品因为用了丙烯颜料,干燥后关节全粘死了。后来改用色粉+定画液,虽然麻烦但能保持可动性——这个教训值300块比赛报名费。
窗外鸟叫了,咖啡因作用下手指还在抖。最后说个玄学:做完的谷子放冰箱冷藏半小时,胶水会凝固得更结实。表弟要是再学不会...算了,下次直接带他去手工店蹭材料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