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致列的摄影作品欣赏:镜头下的音乐与生活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说起黄致列,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他充满感染力的舞台表演,或是《我是歌手》中那一把沙哑深情的嗓音。但鲜少有人知道,这位韩国歌手私下还是一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。从首尔街头的霓虹光影到巡演途中的城市剪影,他的镜头里藏着另一个细腻而真实的世界。

舞台背后的第二人生

黄致列的摄影作品欣赏

2018年的某个深夜,黄致列在个人社交账号上传了九张黑白照片。画面里倾斜的雨伞、便利店玻璃上的水痕,还有蜷缩在车站长椅上的流浪猫,与舞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歌手形成奇妙反差。粉丝们惊讶地发现,这个用高音征服耳朵的男人,竟能用快门捕捉到如此温柔的生活切片。

巡演途中的视觉日记

翻阅黄致列近五年的摄影作品,会发现两条清晰的创作脉络。在《Music & Cities》系列中,他习惯用35mm定焦镜头记录巡演城市的黎明时刻——波士顿港口的薄雾与起重机轮廓、台北凌晨四点的豆浆铺蒸汽、莫斯科红场第一班电车划破积雪的轨迹。这些画面常带着1/15秒的轻微拖影,像是给奔波中的音乐人生动的注脚。

  • 光影魔术师:2019年东京巨蛋后台,他用手机捕捉到舞台灯光从防火幕缝隙漏出的光束,这张命名为《光的休止符》的作品被《Asia Photo Weekly》选为当季编辑推荐
  • 温度捕捉者:2021年发行的摄影集《后台温度计》收录了87张工作人员的特写,从调音师耳后的蓝牙耳机到舞者绷带缠绕的脚踝

两种视角的碰撞与融合

系列名称 主要设备 构图特点 情感表达
《Music & Cities》 Leica M10+35mm 水平线切割画面 孤独与期待
《后台温度计》 iPhone 12 Pro 局部特写占70% 温暖与坚韧

手机摄影的极致探索

黄致列的摄影作品欣赏

在《后台温度计》系列中,黄致列展现出对手机镜头的惊人掌控力。他擅长利用更衣室的荧光灯管制造冷调背景,再用化妆镜的暖光点亮主体。某张拍摄耳返工程师的照片里,布满老茧的指尖与精密电子元件形成触感对比,这种细腻的观察力让专业摄影师金在勋在《视觉韩国》专栏中赞叹:“他找到了科技与人文的对焦距离。”

镜头语言中的音乐性表达

仔细观察会发现,黄致列的摄影作品暗合他的音乐特质。在拍摄首尔汉江大桥时,他让铁索结构在画面中形成重复的视觉韵律;记录芝加哥蓝调酒吧的夜场时,故意倾斜30度构图制造爵士乐般的即兴感。这种跨艺术形式的通感,或许正是他能在2023年平昌国际摄影节新人奖中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
黄致列的摄影作品欣赏

  • 快门速度与节奏:暴雨中的仁川机场用1/1000秒凝固雨滴,模拟电子鼓点的密集节奏
  • 景深控制与和声:香港茶餐厅全景深照片中,前景的蒸笼与后景的霓虹招牌形成视觉和弦

未公开的私密创作

据合作过的造型师透露,黄致列有个从不离身的Moleskine笔记本,里面贴满宝丽来照片。这些未公开的作品大多拍摄于工作间隙:休息室地毯上的咖啡渍、被荧光笔划满的乐谱残页、甚至某次彩排时意外断裂的吉他弦。这种对日常碎片的执着收集,让人想起荒木经惟说的“摄影是爱死的表现”。

某个秋日的午后,黄致列在清潭洞咖啡馆的露台上调试着新入手的胶片相机。阳光穿过枫叶在机身洒下斑驳光点,路过的歌迷举起手机想要合影,他却笑着将镜头转向空中盘旋的鸽子群。这一刻,歌手与摄影师的身份界限,在快门的轻响中变得模糊不清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