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太人玩不玩蛋仔派对?这事儿得掰开揉碎聊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,突然想到个特无聊的问题——犹太小孩会抱着手机玩蛋仔派对吗?这问题乍看莫名其妙,但仔细琢磨还挺有意思。干脆泡了杯速溶咖啡,把查到的资料和胡思乱想全倒出来。
先得搞清楚蛋仔派对是啥玩意儿
去年过年时我表弟抱着iPad不撒手,凑近看才发现他在玩这个。简单来说就是糖豆人的国产手游版,60个彩色团子在线互坑,最后活下来的就是赢家。画风萌到出血,玩法简单上头,特别对中小学生胃口。
- 日活用户超5000万(数据来源:网易2023Q2财报)
- 70%玩家年龄在8-16岁
- 全球下载量突破3亿次
犹太人的游戏习惯有点特别
在特拉维夫大学交换过的朋友跟我说,当地孩子玩手游画风完全不同。他们更爱策略类和教育类游戏,比如:
犹太法典问答 | 把宗教知识做成答题游戏 |
希伯来语大冒险 | 通过解谜学习古老文字 |
虚拟基布兹 | 模拟集体农庄经营 |
不过别以为他们只玩严肃游戏。《我的世界》在以色列照样火得不行,只是家长更倾向买付费完整版,特别反感带内购的免费游戏——这点和蛋仔派对的商业模式正好冲突。
宗教因素才是关键
凌晨三点十七分,咖啡喝到底才发现重点。正统派犹太家庭有几个雷区:
- 安息日禁令: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不能碰电子设备
- 偶像崇拜限制:某些拉比认为虚拟形象算"雕刻偶像"
- 混合娱乐禁忌:男女同屏竞技可能被保守家庭反对
去年《耶路撒冷邮报》报道过,极端正统派学校甚至没收过学生手机里的会说话的汤姆猫,因为"动物说人话违背教义"。
但现实永远比理论复杂
四点零五分,油管刷到个特拉维夫游戏主播的视频。这哥们顶着大卫星项链,直播时疯狂吐槽蛋仔的皮肤抽卡机制——你看,世俗化犹太年轻人照样玩得飞起。
根据以色列互联网协会的调查:
12-18岁世俗犹太人 | 78%玩过国际服手游 |
传统派家庭 | 33%允许适度游戏 |
极端正统派 | 低于5%接触过此类游戏 |
有意思的是,纽约布鲁克林区的犹太社区反而更开放。那边有专门开发洁食认证手游的工作室,连消除游戏里的水果都要符合犹太饮食律法。
中国犹太人的情况更特殊
上海虹口那些二战时期避难者的后裔,现在基本和本地人没区别。去年在徐家汇地铁站就撞见过两个戴小圆帽的男生,手机里传出蛋仔派对的背景音,说的还是带沪普味的普通话。
天快亮了,最后查到一个冷知识:蛋仔的海外版Eggy Party在以色列服务器里,最活跃的时间段是周六晚上九点后——安息日刚结束那会儿。
咖啡杯底黏着糖渍,窗外传来早班公交的声音。所以答案大概是:玩的人肯定有,但比起中国小学生那种全民狂欢,犹太社区更像是零星灯火。这事说到底还是文化适配问题,就像鱼香肉丝里不会加鹰嘴豆泥,但谁规定不能试试呢?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