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双活动方案里藏着的社会温度
周六下午陪老妈去永辉囤货,正赶上"满200减50+积分翻倍"的双活动。结账时看见收银台贴着"每笔订单捐出0.5元给山区小学"的告示,突然意识到这些促销方案里,原来藏着超市对社会责任的特殊表达。
藏在价格标签背后的供应链责任
去年中秋在物美买特价月饼时,发现包装盒上印着"本商品供应商已通过SA8000社会责任认证"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沃尔玛、家乐福等20余家连锁超市,早在2020年就将供应商劳工权益保障写进采购标准:
- 要求生鲜供货商为临时工购买意外险
- 米面粮油类供应商须提供员工体检报告
- 禁止合作工厂使用未成年劳动力
超市品牌 | 供应商审查项目 | 2023年新增条款 |
华润万家 | 工资发放记录 | 高温补贴落实情况 |
大润发 | 环保资质 | 女性员工产假保障 |
临期食品的暖心旅程
上周在盒马见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冷藏区挂着"盲盒套餐"的牌子,19.9元能买到原价60多元的临期商品组合。工作人员说这些套餐每天能减少300公斤食物浪费,部分收益还会捐给社区老人食堂。
促销海报里的民生关怀
春节前去物美采购年货,发现他们的"省钱清单"特别标注了低保家庭专属折扣。收银员告诉我,持低保证明买米面油可以再打8折,这个服务已经持续了5年。
便民措施 | 覆盖门店 | 受益人群 |
爱心菜篮子 | 北京48家 | 残障人士 |
深夜折扣专柜 | 上海23家 | 环卫工人 |
消失的塑料包装
记得三年前买散装食品时,服务员总是随手扯塑料袋。现在永辉的称重台变了样——自带容器的顾客能多积3分,每月能省下近万个塑料袋。他们的年度报告显示,2023年胶带用量比前年减少了37%。
货架之外的社区联结
小区门口的超市有个"爱心货架",顾客可以把多买的日用品放在这里,由工作人员转交给需要的家庭。上周下雨天看见店员正在往架子上补雨伞,包装纸上还贴着手写的"雨天免费取用"。
- 家家悦超市开设社区捐赠点
- 物美与街道合办助老送菜服务
- 沃尔玛培训下岗职工做理货员
傍晚路过超市后门,碰见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当天未售出的面包。装着食品的运输车缓缓驶向儿童福利院的方向,车身上"余量食物捐赠专车"的字样在夕阳下泛着暖光。或许这些润物无声的细节,才是商业向善的真实模样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