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了吗活动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?这5个策略比发红包更管用
上周三中午,公司同事小张突然举着手机喊:"大家快看!饿了吗在人民广场搞了个巨型外卖盒艺术展!"办公室瞬间炸开了锅,几个95后小姑娘当场就约着周末去打卡。这种既不像传统发券、又不像明星代言的品牌玩法,正在悄悄改变本地生活平台的竞争格局。
一、为什么品牌活动比单纯补贴更重要?
记得去年中秋,隔壁王阿姨拿着三个手机轮流抢饿了吗红包的样子吗?当时她确实省了28块钱,但昨天我问她:"您记得那是哪个平台的活动吗?"她愣了三秒才答上来。这暴露出单纯补贴的三个致命伤:
- 用户记忆周期短:补贴结束即遗忘
- 品牌辨识度低:各家活动同质化严重
- 成本投入产出比失衡:去年行业平均获客成本上涨40%
策略类型 | 用户参与度 | 品牌记忆周期 | 成本投入(万元) |
---|---|---|---|
红包补贴 | 85% | ≤3天 | 200-500 |
创意活动 | 62% | ≥15天 | 80-300 |
二、把外卖包装变成移动广告牌
深圳福田区的"故事餐盒"项目就是个绝佳案例。饿了吗联合30家餐饮商户,在外卖包装上印刷用户真实好评故事。李记粥铺的王老板说:"有个顾客专门收集了全套12款餐盒,还在抖音发了开箱视频。"这种用户自传播带来的曝光量,比平台自己投广告高3倍不止。
三、制造社交货币的3个小心机
- 在配送箱加装LED屏播放商户短视频
- 开发"美食地图"小程序记录消费足迹
- 推出可重复使用的国潮风环保外卖袋
我家楼下的奶茶店参加了"袋袋相传"活动后,老板娘笑着跟我说:"现在小姑娘们来取餐,第一句话都是问能不能选那个汉服图案的袋子。"
四、节日营销的降维打击法
今年情人节,饿了吗的"一人食浪漫"套餐刷屏朋友圈。他们做了两件反常规的事:给单身人群设计专属套餐、配送员统一佩戴玫瑰花胸针。结果当日相关话题阅读量破2亿,最有趣的是,很多情侣也偷偷下单了这个套餐。
五、线下快闪店的四两拨千斤
上海环球港的"深夜食堂实验室"快闪店,把20平米的场地玩出了新花样:
- 设置透明厨房展示餐品制作过程
- 开发AR扫码游戏解锁隐藏菜单
- 每晚8点开启"失恋者专属送甜汤"服务
负责现场运营的小陈透露:"有个男生连续来了三天,说这里的氛围比酒吧更适合思考人生。"
六、跨界联名要找准情感共鸣点
合作品牌 | 活动形式 | 话题热度 | 订单增幅 |
---|---|---|---|
故宫文创 | 御膳房主题套餐 | 微博热搜第7 | +180% |
泡泡玛特 | 盲盒惊喜配送 | 抖音挑战赛参与量83万 | +240% |
同事小李为了集齐整套故宫主题餐盒,连续点了两周外卖。她老公吐槽:"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搞文物收藏呢!"
七、用游戏化思维激活沉默用户
最近上线的"外卖骑士成长系统"就是个典型案例。用户每次下单都能积累经验值,解锁不同称号和权益。上周六晚上十点,我居然看到隔壁大学生在阳台大喊:"终于升级到美食鉴赏家了!"这种虚拟成就体系带来的参与感,比直接发代金券有效得多。
八、建立用户内容生态的妙招
- 每月举办"外卖摄影大赛"
- 开发AI生成的美食小故事功能
- 设置"订单弹幕"互动功能
在杭州做自媒体的朋友说,他现在专门拍"外卖开箱vlog",最火的一期视频带火了某家肠粉店,现在老板见人就夸饿了吗的平台效应。
九、配送服务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
北京暴雨那天,饿了吗骑手老赵绕路两公里给独居老人送降压药的视频,在抖音获得327万点赞。平台及时推出的"应急关怀通道",让品牌美誉度提升31%。有时候,温暖比速度更能打动人心。
雨停了之后,小区门口便利店老板跟我说:"这几天好多年轻人来问能不能加入饿了吗骑手,说想穿那件带反光条的制服。"
十、数据驱动的精准触达方案
通过分析用户订单数据,饿了吗在成都试点"味觉DNA"项目。系统根据用户常点菜品智能推荐关联商户,让新店入驻首月曝光量提升75%。火锅店张老板兴奋地说:"上周有个客人说是系统推荐来的,一个人点了八份脑花!"
窗外飘来烧烤的香气,手机突然弹出通知:"您收藏的东北烧烤店参与品牌故事征集活动啦!"放下写了一半的方案文档,突然觉得做外卖平台运营是件挺有意思的事——毕竟,谁能拒绝在深夜用故事下酒呢?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