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特色舞蹈:这些民间艺术你见过几种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老张头常说:"五月五,龙船鼓,村里老少齐跳舞。"每年端午时节,我老家祠堂前的青石板上总会响起阵阵鼓点,穿红戴绿的婶子们扭着特别的身段,把艾草香包系在孩童腰间。这些流淌在端午血脉里的舞蹈,藏着外人不知道的门道。

一、水乡人家的龙舟舞

在江苏高邮湖沿岸,端午节前三天就能看见渔民们在晒网场上排练。二十来个汉子赤着上身,手执三尺长的木桨道具,跟着鼓师三快一慢的节奏俯身划动。最绝的是领舞者头顶的竹编龙头,随着"嘿哟嘿哟"的号子左右摇摆,龙须上拴的铜铃能响出三种不同声调。

1. 龙舟舞必备三件套

端午节活动有哪些节日特色舞蹈

  • 芦苇编织的龙鳞甲:浸过桐油的苇叶能反光
  • 鱼皮鼓面:选用清明前后捕捞的鲢鱼皮
  • 艾草染黄的绑腿布:驱虫又醒目

二、荆楚大地的傩戏舞

端午节活动有哪些节日特色舞蹈

去年端午在湖北秭归采风时,我亲眼见过七十二张傩面同时开光的场景。戴着青面獠牙面具的舞者,手持桃木剑走九宫步,每踏七步就要旋转跺脚。特别是"钟馗捉鬼"这段,表演者要连续做十八个鹞子翻身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
面具类型 使用场景 舞蹈时长 数据来源
方相氏 开坛仪式 15分钟 《楚地民俗考》
土地神 田间巡游 40分钟 秭归文化馆档案
黑白无常 驱邪环节 25分钟 2019年非遗普查记录

三、闽南地区的粽子娘舞

泉州老城的巷子里藏着更柔美的端午舞。八位梳着螺髻的妇人,手腕缠着五色丝线,挎着竹编的粽子形腰鼓。她们跳的"三进三退"步法特别有意思:前进时拍鼓肚,后退时敲鼓边,侧身时还要用脚尖画半个八卦。

2. 特色动作分解

  • 缠丝手:模拟包扎粽叶的动作
  • 踏浪脚:表现龙舟破水的韵律
  • 回眸笑:源自祭祀女巫的遗风

四、关东地区的祭江舞

松花江边的渔村保留着最古老的祭祀舞蹈。二十四个汉子分作两列,手持桦树皮制成的长幡,踩着"之"字形路线向江边移动。最震撼的是集体跪地扬幡的瞬间,六丈长的幡布能抖出波浪纹,据说这样龙王才能看见人间的诚意。

这些藏在端午热闹里的舞蹈,就像老祖宗留下的活化石。下次过节时不妨仔细看看,那些看似随意的举手投足里,说不定就藏着某个消失王朝的祭祀密码。耳边似乎又传来咚咚的鼓点,阿嬷正在后院教小孙女比划缠丝手的动作呢。

端午节活动有哪些节日特色舞蹈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