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聊个冷门职业:鬼隐阴阳师到底在搞什么?
凌晨两点半,我蹲在便利店吃关东煮的时候,突然想起前阵子采访过的一个怪人。这家伙名片上印着「鬼隐阴阳师」,穿着打扮像从《阴阳师》片场跑出来的,但开口就是「我上个月刚帮客户处理完地下室的地缚灵」——这年头还真有人靠这个吃饭?
一、先扒掉那层神秘外衣
别被中二称号唬住,这行当本质上是个「民俗危机处理专家」。京都大学民俗学教授佐藤良介在《现代异界从业者调查报告》里提过,真正的从业者早就把老祖宗那套改良成了现代服务行业。
他们主要干三件事:
- 空间净化:凶宅改造前必请他们走流程
- 心理干预:给「见鬼」的客户做创伤疏导
- 文化顾问:帮建筑公司避开工地的民俗禁忌
1. 凶宅改造的潜规则
东京某房产中介跟我透露,经手过事故房的都知道要找阴阳师「过个场」。有次某公寓发生命案后,开发商偷偷请人做了场「镇魂仪式」——结果三年后转手时房价比周边还高15%。
服务项目 | 市场价(日元) | 耗时 |
基础净宅 | 30-50万 | 2小时 |
地缚灵处理 | 80万起 | 3-7天 |
企业年度维护 | 200万/年 | 季度巡检 |
二、那些教科书不会写的事
采访到第三杯咖啡的时候,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者终于说了实话:「现在九成所谓灵异现象,要么是建筑结构问题,要么是心理作用。」
他们工具箱里最常用的其实是:
- 红外线测温仪(突然低温区要重点检查)
- 次声波检测仪(16Hz以下声波会引发恐惧感)
- 一叠心理量表问卷
2. 当科学遇上玄学
大阪某起著名「闹鬼」事件,最后发现是电梯井共振产生的次声波。但客户坚持要传统仪式,阴阳师们就开发出「科学驱魔套餐」——先用设备检测,再念咒烧符,最后出具双语报告。
「有次发现所谓女鬼白影,其实是隔壁便利店霓虹灯透过纱窗的投影」这位仁兄说着突然笑场,「但我们还是收了全套服务费,毕竟客户需要的是安心感」
三、你可能想不到的衍生业务
凌晨四点写到这里,发现最魔幻的不是职业本身,而是他们的跨界能力:
- 给AI公司做「数据净化」(清除训练数据里的灵异内容)
- 帮海外日料店设计「防闹鬼」装修方案
- 甚至接洽过虚拟偶像中之人(就是虚拟主播的真人演员)的心理疏导
横滨有位女士每年花70万日元给亡夫「充值冥界套餐」,包含清明中元两次视频通话(其实是AI换脸)+ 每周「托梦服务」(催眠师客串)。这业务现在占某事务所30%营收。
窗外天快亮了,关东煮的汤都凉了。想起那位阴阳师临走时说的话:「这时代哪有什么妖魔鬼怪,人心里的执念才是最难超度的东西。」他掏出的最新款iPhone锁屏,赫然是电子版五芒星护身符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