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晚活动赞助的竞争策略:品牌如何抢滩“黄金档”
除夕夜的电视屏幕前,老张一家五口人正盯着春晚节目单争论不休。小孙子突然指着屏幕角落的赞助商标志问:“爷爷,为啥这些牌子每年都在这儿呀?”老张挠挠头,这个问题还真把他问住了。其实,这背后藏着价值数十亿的营销暗战——春晚赞助的角力场,远比我们看到的更精彩。
一、春晚赞助江湖的“入场券”
据《中国广告市场年度报告》显示,2023年春晚独家冠名费已突破8亿元大关。但砸钱只是起点,真正的较量藏在三个关键维度:
- 曝光时长精确到秒:主持人口播、压屏条、道具植入各有价码
- 场景渗透率:从节目间隙到观众席礼盒的360度包围
- 互动转化率:每句台词都可能藏着品牌定制彩蛋
头部玩家的军备竞赛
赞助商 | 2021年投入 | 2023年投入 | 曝光增长比 |
某乳业巨头 | 3.2亿 | 5.8亿 | +81% |
某电商平台 | 2.7亿 | 4.3亿 | +59% |
某手机品牌 | 1.9亿 | 3.1亿 | +63% |
二、暗流涌动的资源争夺战
去年某白酒品牌在竞标现场急得直搓手——他们想承包零点报时,却发现对手早把节目单研究透了。现在的资源包拆分精细到令人咋舌:
- 黄金30秒:主持人口播+节目冠名的组合套餐
- 互动特权包:抢红包页面的5秒静态展示
- 场景沉浸包:小品台词里的品牌梗植入
某家电品牌的逆向操作
当大家都在抢开场歌舞时,他们另辟蹊径承包了魔术节目的道具露出。结果当晚魔术师用的冰箱话题直接冲上热搜前三,这种错峰的策略让市场部总监乐得合不拢嘴。
三、年轻人到底在看哪里?
90后观众小王边看节目边刷手机,突然发现喜欢的UP主正在拆解春晚赞助商的营销套路。这种跨屏共振正是新锐品牌的机会点:
传播渠道 | 70后关注度 | 95后关注度 |
电视广告 | 68% | 23% |
社交媒体话题 | 32% | 79% |
短视频二创 | 12% | 65% |
某零食品牌去年就玩了个绝的——他们在春晚上线专属表情包,用户只要在抖音带话题发拜年视频,就能解锁隐藏款年货礼盒。这种线上线下的钩子设计,让转化率比单纯电视曝光高出3倍不止。
四、你可能不知道的软性植入
还记得那个让全网疯转的相声段子吗?演员抖包袱时“不小心”提到某快递公司春节不打烊,第二天该公司的股价就悄悄涨了2个点。这种内容即广告的玩法,现在已成头部代理公司的标配服务。
- 语言类节目:台词植入每30秒报价80-120万
- 歌舞类节目:服装道具的logo露出按镜头计数
- 魔术杂技:关键道具的悬念式曝光
窗外的鞭炮声渐密,电视机里的拜年声愈发喜庆。那些在春晚舞台上明争暗斗的品牌们,此刻或许正盯着实时数据大屏,盘算着明年要抢哪个时段的资源包。毕竟在这场全民关注的盛宴里,每个镜头都可能价值千金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