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万党员网上答题活动答题攻略:如何用团队合作精神拿高分
最近社区党员群里都在讨论网上答题活动的"地狱难度",老张说他上周独自答题只得了62分,李姐的三人小组却拿了满分。这让我想起单位里常说的那句话:"单打独斗过时了,抱团才能取暖。"
一、这个活动到底在考什么?
根据中组部《2019-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》,类似答题活动平均参与率已从78%提升至93%。但去年统计显示,个人参赛者平均正确率仅68%,而团队参赛的正确率高达89%。
1.1 题目设计的三个特点
- 时间敏感型:党史大事件排序题占23%
- 场景模拟题:比如"乡村振兴中的矛盾调解"类题目占37%
- 跨领域综合题:去年新增的"党建+数字经济"题型占比19%
题型类别 | 个人正确率 | 团队正确率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时间排序题 | 54% | 92% | 《党员教育研究》2023年6月刊 |
场景模拟题 | 61% | 88% | 中央党校调研报告 |
跨领域题 | 49% | 81% | 全国党员信息库 |
二、我们车间小组的实战经验
去年我们机械厂第三党支部拿了区里第二名,有组员说这和我们在车间搞技术攻关的方法简直一模一样。
2.1 分工协作的"三三制"
- 知识型选手:专门负责党史类客观题
- 实践型选手:处理基层工作场景模拟题
- 技术型选手:盯着倒计时做统筹,就像生产线上的调度员
记得有道关于"老旧小区加装电梯"的协调题,我们物业公司的小王马上掏出他处理过的6个真实案例,而法律顾问老陈负责找政策依据,最后比规定时间提前20秒提交。
三、线上协作的五大神器
市党校的《新时代党员教育模式研究》提到,使用协作工具的团队答题速度提升40%。我们试过七八个软件,这三个最好用:
- 腾讯文档:多人同步编辑答案解析
- 讯飞听见:把语音讨论转文字存档
- ProcessOn:画政策逻辑关系图特顺手
3.1 千万别踩的坑
上次看到隔壁街道的团队,因为用微信语音讨论导致答案泄露,成绩被取消。我们现在都改用企业微信的加密会议模式,就跟处理保密文件一个标准。
四、从答题到实战的转化
区委组织部老刘说,去年在答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,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效率提升26%。我们帮扶东山村的时候,就用答题时练出来的分工模式,两周解决了滞销苹果的销路问题。
- 周一至周三:分头调研电商平台、物流运输、包装设计
- 周四:头脑风暴会碰撞出"第一书记直播带货"方案
- 周五:各司其职联系场地、设备、宣传
现在去东山村还能看到我们当时设计的"党建+助农"流程图,就跟答题时的思维导图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五、年轻党员的新玩法
大学生村官小陈他们组发明了"剧本杀"式训练法,把党史事件编成角色剧本。去年他们的情景再现题得分率100%,现在全区都在推广这个办法。
上次遇到一道"重现古田会议"的题目,他们组里有演毛主席的,有当记录员的,连会场布置的细节都考虑到了。这种沉浸式准备,比死记硬背强多了。
窗外又飘起雪花了,手机突然震动,是支部群里在约周末的模拟训练。敲下最后这个句号,我也该去准备下次的协作方案了——听说这次会有乡村振兴的新题型,得把农科所的老赵拉进讨论组才行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