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化腾谈文化:互联网大佬如何用键盘敲出时代强音
最近小区楼下理发店的王师傅边剪头发边刷短视频,突然抬头问我:"你说马化腾除了做微信,是不是还爱琢磨文化那些事儿?"这个问题可把我问住了——咱们每天用着腾讯的产品,却很少注意这位掌舵人藏在代码背后的文化思考。
一、文化基因的觉醒时刻
2016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,穿着深蓝西装的马化腾扶着讲台说:"互联网企业要成为新型文化载体"。这话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,当时台下坐着的好多科技公司老板都掏出手机记笔记。
- 2017年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提出"科技+文化"双引擎战略
- 2018年两会期间递交《关于推动科技文化融合》提案
- 2020年亲自参与设计腾讯文化月活动
1.1 从产品经理到文化布道者
马化腾在2019年接受《财经》专访时打了个比方:"做社交软件就像搭戏台子,既要保证舞台结实,又要让各种戏曲都能唱"。这种产品思维贯穿了他的文化观,你看微信的"摇一摇"功能,灵感就来自唐朝的胡旋舞。
时间 | 场合 | 核心观点 |
2016.11 | 乌镇峰会 | 数字文化传承需要技术支撑 |
2018.03 | 全国两会 | 建议建立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 |
2021.09 | 腾讯科学WE大会 | 提出"科技向善"文化实践路径 |
二、藏在代码里的文化密码
去年春节微信红包封面的敦煌壁画设计,让老家二婶都学会用九色鹿表情包了。这背后是马化腾在2017年内部邮件里写的要求:"每个产品都要找到文化母体"。
- 《王者荣耀》皮肤融合戏曲脸谱元素
- QQ音乐打造非遗音乐专区
- 微信读书上线古籍数字化专区
2.1 文化出海新姿势
记得去年在东京秋叶原,看见当地年轻人用WeTV追中国网剧。这印证了马化腾在2022年博鳌论坛说的:"文化传播要像蒲公英,借助科技东风飘向远方。"当时他还举了个例子,说腾讯动漫把镖人这样的国漫推到了东南亚畅销榜前三。
马化腾办公室挂着幅齐白石《虾趣图》,有次接待外宾时说:"科技公司搞文化,不能做文化搬砖工,要当创意建筑师"。这话后来被新入职的00后程序员做成了办公室墙贴。
三、未来十年的文化拼图
今年开春的腾讯年会上,马化腾戴着AR眼镜演示了数字长城项目。他在现场调侃:"以后咱们修复古建筑,可能比修bug还费劲。"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,藏着对文化科技的深度思考。
- 启动"探元计划"支持文化科技项目
- 与故宫合作开发文物智能修复系统
- 在深圳总部建设数字文化实验室
街角咖啡店飘来拿铁的香气,玻璃窗上倒映着行人刷手机的身影。或许某天我们随手转发的表情包,就会成为数字时代的文化印记——这大概就是马化腾常说的"科技赋能文化"最生动的注脚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