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幼儿园活动故事会:如何用故事抓住孩子的心
窗外的银杏叶打着旋儿飘落时,王老师正在为下周的秋季故事会发愁。去年她准备的《小红帽》讲到一半,孩子们就开始摆弄手指头,后排的小男孩甚至用积木搭起了"秘密基地"。今年她决定换个方法——用三只刺猬过冬的故事作引子,结果试讲当天,孩子们争着要扮演囤橡果的小刺猬,连最害羞的朵朵都举起了小手。
一、故事选择的三大黄金法则
秋千架上还留着孩子们手心的温度,选故事就像挑柿子,要选那些捏着软乎、尝着甜润的。
1. 季节元素具象化
把"秋天来了"换成"梧桐叶在风里跳踢踏舞",让孩子能摸到季节的轮廓。上海示范幼儿园的实践数据显示,包含具体自然元素的故事,幼儿专注时长平均提升42%。
- 推荐素材:《落叶侦探社》(自编)
- 避雷指南:避免抽象的季节概念
传统故事会 | 现代故事会 |
单向讲述占比80% | 互动环节占60% |
平均专注时长7分钟 | 专注时长提升至19分钟 |
2. 角色设定可参与
当故事里的松鼠需要帮忙数橡果时,孩子们会不自觉地伸直脖子。南京师范大学的儿童行为研究表明,具有可扮演角色的故事,幼儿参与度提升2.3倍。
3. 情节节奏张弛有度
像烤栗子火候要稳,每隔3分钟埋个"小惊喜":
- 突然响起的铃铛声
- 藏在绘本里的立体卡片
- 邀请孩子帮角色做选择
二、声音的魔法工具箱
李园长有支会讲故事的羽毛笔,其实秘密藏在她的声调里。
1. 音色变形记
压低嗓音扮熊爷爷时,记得把语速放慢三拍,孩子们会不自觉地前倾身体。用气声说悄悄话时,全场都会竖起小耳朵。
2. 停顿的艺术
讲到小刺猬找不到家时,安静5秒钟比任何音乐都揪心。北京朝阳区的教学案例库记录显示,恰当停顿可使故事记忆留存率提升37%。
三、道具的隐藏开关
周老师总带着个神秘布袋,里边装着会响的松果和毛茸茸的尾巴。
- 触觉道具:传递南瓜模型时,让孩子摸表面的纹路
- 嗅觉惊喜:讲到桂花树时打开香薰瓶
- 声音触发器:藏在背后的沙锤模仿落叶声
秋日的阳光斜照进教室时,孩子们正围着"故事毯"扮演迁徙的大雁。有个小姑娘悄悄把枫叶书签塞进你手里,这才是最动人的活动评价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