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下午,李老师擦着额头的汗珠跟我说:"第三次闯关活动又失控了,明明准备得很充分..."这让我想起去年观摩过的27场课堂闯关活动,超过半数都踩中了相似的坑。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藏在欢声笑语背后的陷阱。
一、闯关设计中的隐形炸弹
就像搭积木时没对齐的底层,设计阶段的失误会让整个活动摇摇欲坠。
1.1 时间分配的致命伤
去年海淀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:73%的闯关活动超时集中在知识巩固环节。我曾见过最夸张的案例——设计15分钟的成语接龙环节,最后用了整整一节课。
陷阱表现:前松后紧的沙漏式时间...